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离子反应说课稿_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_离子反应说课稿ppt(16)

2016-12-14 23: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气体的摩尔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 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 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了对比,推理,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从 而达到认识概念的个性和共性的目的。

三. 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 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 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气体的摩尔体积这概 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 学生的接受能力。

2.学法指导3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 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从个性中归纳总结出事物的共性。

四.说教学过程 1.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引出新课程 通过前一节摩尔质量的学习,将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联系在一起。那么,物质的体积 与微观粒子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给出一些物质的数据(0 ℃、101 kPa),要求学生利用质 量、体积、密度的关系求出体积,填好表中空格。(可将学生分为 3~4 组分别完成。) 启发学生分析研究所得的数据,发现规律性。

2.通过师生互动总结归纳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有三个因素:

① 物质粒子的多少;②物质粒子本身的大小;③物质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在上述计算中,物质的粒子都一样多,所以只有后两个因素在起作用。

3.然后利用多媒体:[投影]固体 Fe、液体 H2O、气体 CO2 粒子间距示意图(引导观察,从 中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固体、液体粒子间距比气体粒子间距小得多。) [教师引导]通过分析发现,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从而 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得出:在上述条件下气体体积近似相等且约为 22.4 L。

[设问]在其他条件下,气体是否也遵循这个规律呢?(从而引入气体摩尔体积) 4.巩固练习,理解内化 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强化对摩尔的理解及使用时注意点 5.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中相应作业。

§1.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量浓度, 下面我将从教材, 教法, 学法, 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 1,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三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浓度就是在 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基础上与溶液相联系导出的一个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本概念, 它同样广 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2) 能力目标: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意义。4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