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论_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3条_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6)

2017-01-11 11:0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因此,“民族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概念是有很大不同的,绝不能把二者混淆使用。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④其内涵可以概括为@: 前提是国家的集中统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下的自。参见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学百科全书》,第693—694页,中国政法人学 l;版社,1992年。。《辞海》,第536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劬邸永君:《汉语“自治”一词的正史出版及涵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5月22U。@ oe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序苦 ,第16页,法律 |j版社。@参见《人民【l报》,2007年8月7U。 7治,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自治机关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 基础是一定的聚居区域。其内容包括一个民族可以在不同的聚居区域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一个民族自治地方,也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域为基础建立的;在一个民族自治地方内,其他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也可以建立行政地位较低的自治地方。 核心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不仅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而且也是其目的和特征所在,更是衡量是否达到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最显著标志。

关键是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可以说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外在体现。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首先要有本民族的干部,否族区域自治无从体现。 总之,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其实质或者核心价值就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 二 民族区域自治的多维属性 任何事务都具有一定的属性。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世界上的客观事务之一,也具有多维属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理解。 理念属性。我们可以把其视为一种理念 主张 ,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党成立初期在各种纲领文件中多次提出的“民族白决权”,这既体现了当时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党本身的成熟度,以及对苏联模式的依赖。 政策、制度属性。这是民族区域自治最基本的属性。作为一种政策和制度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国家生活中经历了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关于其逐步确立的过程,将在下文中详述。 法律文本属性。这主要是指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其标志性事件是1984年5月31同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使我国第一次有了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与文明形态属性。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本质正好体现了本质特点,用它作为我国处理的一项根本制度,是国家和文明的表现。J下女H2005年的民族工作会议所指出的那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发展、建设文明的重要内容㈣。 三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种政策和制度实践,经历了长期的、曲折的探索过程。 1.民族自治的提出 1921.7—1934.10 从中国党的成立到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以前,是中国党积极探索解决国内的道路和模式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各种重要文件中,联邦制和民族自决的主张非常突出,民族自治原则在概念上还比较模糊。 1922年7月,中国党第二次全国的宣言中首次提出了解决国内的纲领:“蒙古、、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立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回疆,建立共和国”。②1931年和1934年的第一、二次全国苏维埃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文件中,还提出了“建立少数民族的自治区域”的提法。

此文件中提出的“自治”、“自治邦’’、“联邦共和国”、“自治区域”的主张都反映了中国党早期关于民族自治 的思想。 受苏俄自治模式的影响,中国党有关纲领文件中还多次提出“民族自决权" 的主张。但总的说来,这一时期占主导的思想还是依照苏联经验主张民族自决权,实行联邦制,这是当时中国党所处的国际环境、自身的成熟程度以及对国内民族国情了解的不足所决定的。2.民族自治的重要发展 1934.1卜1937.7 中国党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也始终坚持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的主张,联邦制也仍然是指导中国党解决国内的原则。但这一时期的民族自治思想有了明显的发展,在民族自治政策的内容上更加明确化和具体化。 1936年5月,中华苏维埃发表《对人民的宣言》中指出:“我们根据民族自决原则,主张自己的事情,完全由自己解决,凡属的区域, 由建立独立自主的,解决一切、经济、宗教、习惯、道德、教育以及其他的一切事情,凡属占少数的区域,亦以区乡村为单位,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上,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email protected]过“实行民族自治,番、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自由!"‘‘彝族起来自己管理自己的①:《在民族T作会议暨国务院第pq次伞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一卜的讲话》,第16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