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糖尿病用药治疗原则 [转载]肾病综合症经方治验 杜雨茂(3)

2018-01-21 07: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症候分析]肺主气而外合皮毛,职司固外,脾主运化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肺气虚,则少气乏力。脾虚失运,不化水谷,则食少纳差;脾主大腹,若脾机不畅,气滞于中,故见腹胀。肺虚则卫外失固,故易患感冒;肺为水之上源,司通调水道。脾主运化行水。肺气虚,则宣降失调,水道不畅,脾虚水湿不化,易致水湿内停,若遇外邪侵袭,风水相激,波及膀胱之府,则水道不通,气化不行,风起水涌,故初则眼睑、下肢浮肿,继而颜面浮肿,迅速波及全身。风邪袭表,营强卫弱,营卫失和,故见恶寒发热、头痛等,其舌脉均为太阴气虚水停、风寒邪外袭之侯。本证型多见于肾病综合征的慢性迁延阶段。

[治法] 补脾益肺疏表,利水除湿消肿。

[方剂] 桂枝人参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基本处方] 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2g 干姜10g 茯苓15g 桂枝6g

防己10g 泽泻12g 猪苓12g 炙甘草3g 陈皮6g 防风6g

[方义分析]方以黄芪、党参健脾补肺,固表达邪,益气利水为主;干姜温中散寒胜湿;白术、茯苓,健脾祛湿。诸药合用健脾益肺,可治太阴气虚之本,外能强表固卫,抗邪外侵,内能化湿利水,表里同治,邪去正安。再配以防己祛风除湿,桂枝、防风,外开鬼门以驱表达邪,同时还可通过发汗,使郁于腠理之水,从玄府而去,取《内经》“开鬼门”之意。再者,上二药还可开宣肺气以利宣降,肺气调达,即能宣浊邪于外,又可通调水道,散上焦之水。泽泻、茯苓、猪苓淡渗利湿,通达膀胱,引水下行,使体内之水从下而出,即《内经》“洁净府”之意。黄芪、白术配防风,含玉屏风散方义,有益气固表之功。

[随症加减]若水肿较重者,加大腹皮15g、葶苈子30g,以除水气;若蛋白尿较重者可加金樱子12g、芡实12g、菟丝子18g,以固肾关;若气滞腹满较重者,加厚朴10g、木香5g、陈皮6g、枳实10g以行气导滞;恶心呕吐者,加生姜12g、半夏10g以和胃降逆;若邪郁日久化热,可加鱼腥草、连翘清热解毒兼利湿。

5.少阴病证

少阴内寓水火,包括心、肾两脏。心火借经脉及三焦下助肾阳,温煦肾水使其不寒;肾水亦可上济心阴,制约心阳使其不亢。因少阴为水火之脏,故其病有寒化和热化之异。肾为水脏,是肾病综合征的核心脏腑。肾病综合征之少阴病证既可见阳虚寒化证,又可见阴虚热化证。然而,鉴于肾病综合征的特殊性,进入少阴病阶段,从病因角度看多兼水湿、瘀血或湿热;从六经病证的角度分析,易见太少两感、太阴少阴合病等证。

(1)少阴阳虚,水瘀夹杂证

[主症]全身高度浮肿,或下肢肿甚,按之凹陷如泥,心悸,或兼胸水、腹水、皮下有肿纹,背部恶寒,四肢逆冷,足胫不温,腰酸困而痛,困倦乏力,纳差便溏,气短,面色萎黄不华,舌质淡紫,舌体胖大,苔白腻或薄白,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此型属少阴寒化证而兼水瘀夹杂。少阴肾阳虚亏,下焦气化不力,水饮不化,膀胱开阖失司,水湿内停外溢,其势莫制,故呈颜面肢体及全身高度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如泥,甚则出现胸水、腹水、皮下撕裂纹,小便不利等;肾阳虚不能助脾,火不暖土,致脾虚失运,则见困倦乏力,纳差便溏,面色萎黄不华等;少阴心阳虚,加之水气凌心,故心悸气短。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一虚,失于温熙,故见背部恶寒,四肢逆冷,足胫不温。脾肾俱虚,气血化源匮乏,则可见面色萎黄不华等。舌体淡胖紫暗,苔白腻均为阳虚水瘀夹杂之象。

[治法] 温肾健脾,利水活血。

[方剂] 肾病甲方(杜雨茂教授经验方) 。

制附片先煎10g 鹿衔草20g 川芎12g 茯苓12g 猪苓15g 白术12g 党参15g黄芪35g 芡实25g 小叶石韦15g扁蓄15g 生益母草25g 丹参18g 红花9g知母10g 茯苓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