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药治疗原则 [转载]肾病综合症经方治验 杜雨茂(22)
二黄消白散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虫草健肾宝胶囊服法同上。
三诊(2003年5月20日):坚持用复诊方药,有时随证稍事化裁,连续内服两年余,各项检验正常,尿中偶有蛋白(+),余均正常,各种症状消除,唯下肢略困,继续服药善后巩固。2005年4月及2010年随访,一切正常。
讨论
从中医传统理论看“肾与三焦相通”
中医“藏象学说”不同于现代医学之实体脏器,它从整体观出发,更注重各脏腑组织之间的联系。 《灵枢·根结》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运气学说之开阖枢认为:少阳与少阴互传。提示肾(少阴)与三焦(少阳)相通。明代李梃所著《医学入门》转引《五脏穿凿论》曰:心与胆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生死顺逆脉证之法》明确指出:“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调内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 《医学入门·三焦腑赋》曰:“观三焦妙用,而后知脏腑异而同,同而异,分之则为十二,合之则为三焦,约而言之,三焦亦一焦也。焦者,元也,一元之气观矣。”以上两者如出一辙地阐述了三焦统领脏腑、经络,并以其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发挥无所不包、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整体调节作用从中医传统理论看三焦与肾在功能方面的关系
《素问· 灵兰秘典论》说: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渎”者,沟渠之意。明确指出三焦有运化水液的作用,是人体水液升降布散及浊液排泄的通道。糖尿病用药治疗原则 《难经· 六十六难》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指出三焦是人体元气升降出入、通达脏腑组织的道路。因此,三焦主气化,决渎水道,主持诸气,游行相火,历经五脏六腑;肾主水,为一身原气之源,脏腑阴阳之本。两者之间在功能
上密切相关。
三焦为谷道、液道、气道相互作用,构成人体气化通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形象地描述了肺、脾、肾为中心的三焦气化过程。其中下焦气化主要在肾,肾开窍二阴,司决渎排泄,肾中原气又为三焦气化所生。若气化失常,津液停滞,浊液不能外排,则为湿浊,为痰饮或水肿,脏腑功能失调,日久气滞血瘀,或湿浊阻络。肾主水,藏精,司二便,属下焦,湿浊痰饮瘀血,存于脉中,损伤肾络,日久或成毒浊,形成肾脏病变的病理基础。
三焦为相火,乃原气之别使。三焦在相火方面其功用是分布命门元气,主一身升降出入。火是人身之阳气,发源于肾,根于命门,是人体阳气的根本,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借“三焦”的通路敷布身,推动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的活动,推动水液运行和气化等作用,故阳气出入游行的场所即为少阳三焦。少阳既是少火,又是游部,必须条达通畅,不郁不结。《本草纲目第一卷·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曰:“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 号中清之府, 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三焦枢机不利,气道壅滞,阳气运行受阻,肾中元气不能正常运行,发挥其气化和温煦的功能,则气化不利,水湿停聚,血液瘀滞,积于肾脏,日久化热酿毒,肾脏受损;温煦功能失职,则脏腑失和;阳气升降出入失常,郁结则火热内盛,或迫血妄行,或煎灼真阴,或炼液成痰等种种相火亢盛症状,进一步加重肾脏疾病。三焦的气化和相火两个系统都根源于肾,肾为阴阳水火之脏,司一身阴阳之柄,为消长之枢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说:“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少阳三焦枢机不利,气血津液代谢失调,形成气滞,湿聚、血瘀的病理状态,湿浊瘀血积于肾内,日久化热酿毒,致使肾脏衰败,因此,从治疗方面看,杜雨茂教授治肾病所常用的理气、祛湿、活血之法正是通利三焦之举。
化繁从简从三焦治肾
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形象化的描述只能说明以肺、脾、肾为中心的三焦气化的生理过程。在疾病初期,或病证单一时是可以根据脏腑及部位按上、中、下三焦分治的,但病情危重复杂则显然不宜分治,应按“三焦亦一焦也”治之方可避繁就简。杜雨茂教授遣方用药除常用活血、补泻之品外,亦多有白菊花,僵蚕,地龙,连翘,柴胡,威灵仙,附子,辛夷花,蝉蜕等祛风除湿,理气通络之品以畅三焦。杜老谈及诊治肾病综合征心得时有云:“消肿仗附子,连翘畅三焦” 。三焦通畅,或补或泻均能事半功倍。
笔者读杜老医案,感想良多,将其从三焦治肾病之心得体悟写下来。无耐才疏学浅,行文捉襟见肘,难免挂一漏十,只为抛砖引玉,肯望贤达不吝赐教,以利进步提高。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