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药治疗原则 [转载]肾病综合症经方治验 杜雨茂(18)
2.谨防叠加慎避抑制
中西医结合用药的药效反应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一是药效相互叠加的问题。用药应有限度,既不能不及,亦不可太过,不及则病情不除,太过则容易生变。故而,应充分考虑中西药合用后对机体的影响。一般而言,中西药联合应用后易产生叠加作用,若药重而病轻,则对人体产生毒害。杜雨茂教授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时,若中药仍依水肿而辨,给予力量较强的利水之品,西药的利尿剂则减量服用,以避免患者在短时间内尿量大增,造成机体的电解质紊乱;再如西药已给予了足量的激素,而中药则极少给予大辛大热,强壮温阳之药, 以避免机体的阴液耗伤,从而出现较为严重的毒副作用等。总之,应平衡中西药用量,做到有理、有利、有度、有节地给予配合。所谓中西药的相互抑制,即中西药联合应用后,药效降低或丧失。若要克服此弊,就要充分了解中医药的功效,不可盲目应用。杜雨茂教授在治疗肾病综合症时对激素的运用很注重分期、分量,对中药的运用注重药味、药量,恰当地给予配合。如患者初诊时有大量的蛋白尿时,可以足量的激素辅以中药治疗,在蛋白尿逐渐减少的过程中,逐步加强中药力度,递减激素直至全撤。
3.西药动证 中医辨治
关于西药应用之后中医证型改变的问题,患者在未用西药之前,与已应用西药之后其表现大不相同。从中医角度分析,其病证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治疗亦应灵活变通。如患者初起表现为阳虚水泛证,但当用过一段激素及利尿剂后,有一部分患者的阳虚征象消失,而出现了阴虚的见证,甚至有患者完全转化为阴虚证,对此应如何处理?杜雨茂教授认为:“激素类药物具有阳热散发之性,易于伤阴助热之故。”常根据患者目前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投以滋阴清热之品为主,再加入桑寄生、杜仲、川断等补益肾气之品。若患者是素体阳虚证,服用激素阴虚证候加重,补益肾气之品更不可缺,以避免因外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摄入而致肾上腺萎缩。
4.中医护航 不惧“反跳”
根据西医的观点,运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尿蛋白降至0.3g/日以下,改为隔日给药至8周或12周后,激素开始减量,从最大量减至维持量。因长期运用大量的激素治疗后,反馈性的抑制了垂体-肾上腺皮质,使患者不同程度的出现肾上腺皮质萎缩、功能低下。因此在激素的减量过程中,机体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部分患者可出现“反跳”现象。杜雨茂教授充分发挥中药的代激素作用,以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阻止因撤减激素引起的反跳,短维持量时间,使激素减撤安全顺利。
由杜雨茂教授大量医案显示,在激素开始减量时运用补气健脾药(黄芪30g、党参12~18g、白术9~15g、茯苓15~30g、炙甘草5g),并加入温补肾阳药(如菟丝子15~20g、补骨脂12g、淫羊藿12~18g、肉苁蓉12g、巴戟天15g等);至激素维持阶段,以调补少阴,填精温阳为主,拟方以金匮肾气丸加补骨脂、肉苁蓉等。绝大多数患者,经如此治疗后可顺利渡过激素减量关,即使在停用激素后也较少有反跳现象。“衷中”为主“参西”为辅是杜雨茂教授医案的一大特色。杜老医案给笔者的启示是:为适应现代医学及人民健康的需要,中医人要努力学习现代医学理论,尊重并研究现代医学的新成果,再以中医学的思维方式,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遣方用药,进而发展中医,提高中医药疗效。诚然,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仍很艰难,至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诞生。就肾病综合征而言,目前也未找到能完全取代激素的中药。中医人任重而道远。正如杜老所言:“要做中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那还要通过长时间的钻研和实践才能逐步实现。 ”
杜雨茂教授十分赞赏柯韵伯“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该于六经,而不能逃六经之外。”他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通过对肾脏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立肾脏病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然而,六经与三焦相通,杜老在运用六经辨证辨治多种肾脏病的过程中,往往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亦从三焦论治肾病。本文试从三焦论治肾病综合征的理论渊源,结合杜老临床病案,对杜雨茂教授从三焦论治肾病综合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作初步探讨。
>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