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傅科摆_《傅科摆》在线阅读_傅科摆摆动轨迹图(14)

2016-11-25 20: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2008-06-16 00:47:55 OtherAthena是么~原来谢还有这个历史?!多谢!她果然不行!别看了!她译的果然不是一般的差..

德文意文之类的都没译注,宗教上的东东更别提了

2006-10-08 14:01:03 来自: umoo

谢瑶玲译的这个版本太难看了。

本来就是本费神的书,翻译再词不达意的绕点文字弯子就更难懂了。

估计不少人都是被译本搞晕的。。。

2006-05-31 16:50:10 来自: 七步

去年粗粗看过一遍,总想重读,直到前几天看完《达·芬奇密码》电影开始看原著小说,看不到一半终于忍不住把《傅科摆》翻出来,认认真真地细读。丹·布朗?先放一边儿罢。

人类天生怕黑、怕高,但是人类天生还无可救药地好奇。现在我发现人类的好奇天性不仅驱使Ta登上月球和走光,还与集物癖密不可分。搜集、收纳、分类、标注、索引,打磨、修补、翻制、拍照、估价,夜以继日地把玩摩挲,得意洋洋神神秘秘地向一小撮具有相似怪癖的对象炫耀(或许这是一种有益的治疗。孤独的收藏者注定是可悲的,包括Ta的性格和命运)。原始女性采集者比男人更容易用浆果、块茎、嫩树枝、蜜蜡以及24K的卵石、80克拉的贝壳等等填满洞穴火堆旁的小小空地,而巫师比起部落里的其他人,显然更有能力(你干点别的吧,打猎这事你不行!)、责任(都说了,不用你去打猎了,可你也不能啥也不干啊!)和权力(行啦行啦,除了打猎俺们啥都不懂——全都你说了算!)去搜寻(包括霸占和怂恿劫掠)、占有(独吞)、保存(以佩戴的方式)、复制(顺便开光)、交换、分发、毁掉、抛弃各种各样本来没什么大用的小巧物件:卵石和贝壳(谁都没有巫师多)、瞪羚拐骨和鲱鱼刺、五颜六色的绳子和绳结、有着奇怪花纹的蛋壳和坚果、刻画着神秘符号颜色污浊的小块世传兽皮和人指骨……等等等等。二者谁可能是集物癖的真正始祖?先发明口袋那个?

艾柯知道人们总是想知道别人的口袋里有什么东西。一本书是一个口袋,敞口的,“开放的作品”。他的口袋仿佛网络色情狂的硬盘。我承认阅读的时刻如饥似渴,甚至往往一页尚未读完就急切地不由自主地翻到了下页,但我不确定当这个口袋背后那个更大的口袋一旦打开时,我是否还有看下去的勇气,或者胃口。

2006-05-31 21:51:15 malingcat呵呵。来Umberto Eco小组吧。

2006-05-31 22:22:03 七步已经加入了。 致敬!

2006-04-15 11:22:47 来自: Allinpark (大不过又一座城)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粗看<傅科摆>之后总感觉与威廉·加迪斯小说的<熵>有相似之处.

暂且不说这两篇都是科幻与虚幻和史实的结合的产物;只看看小说的名字就让人眼前一亮.而小说<熵>在有限的篇幅中采用了拼贴手法,从两条原本并不相干的故事线路叙述了故事,到最后隐晦地结合在了一起.在<熵>中,将整个世界的联系性趋向性用了这个专业术语-熵代替了。这和小说<傅科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次,作为后现代派小说的产物,两位作家大玩文字游戏:大量使用了历史人名和专业术语.但不得不说,这位意大利作家更善于把玩科学的力量,将我们这些对于科学来说还是像襁褓里的婴孩般的人耍得团团转,让我们站在科学知识的大门前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然,这不是不知识的亵渎,这只是作者以一种友好的形式传递了他想告诉我们的事情.这不得不让我对安伯托·埃科充满了敬畏之情.

2006-06-03 14:57:52 Xenia托马斯·品钦一短篇也叫《熵》,一直想看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