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朱永嘉简历_朱永嘉博客我了解的姚文元_朱永嘉新浪博客(84)

2017-03-01 17: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虽说很少出席国家领导人的追悼会,但周恩来的地位和威望,是上述几位死者无法相比的。如果的身体不允许他出席长时间的追悼会,他也可以坐着轮椅去向周恩来遗体告别一下,事实上有不少人就是坐着轮椅去向周恩来的遗体告别和参加追悼会的。

退一步说,如果的身体已不能出门了,他也可以把周恩来的遗孀邓颖超招到自己的住处,亲自对她表示慰问;也给周恩来写几句悼念的话,说几句赞扬周恩来的评语,但这些都没有。因此,单从身体原因来解释不参加周恩来的追悼会,是难于说服人的。

当然,说故意不参加追悼会,甚至说放鞭炮“庆祝”,也是毫无道理的。不参加周的追悼会,有他特别的苦衷。【待续】

*****下接《与大起底(1427)》*****

晚年会见外宾的几张照片

1975年12月31日,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和女婿(周恩来逝世前八天)。

1976年2月23日,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周恩来逝世后一个多月)。

1976年3月18日,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凯山丰威汉。

1976年4月20日,会见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

1976年4月30日,会见新西兰总理罗伯特。这次只有坐在沙发上与客人交谈的照片,没有了站立与客人握手的照片。

1976年5月12日,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照片上目光无神,已经不能正常地抬头,只能把头仰靠在沙发上。

1976年5月27日,会见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这是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愚卉 639楼 2014-02-19 22:18:03

终于写到周恩来逝世这个 历史 聚焦点了。一直以来对的行为,只有一个怎么也无法理解的心结,就是:为什么不去参加周恩来的追悼会?

今天看到崇新岳博主独到的见解:

【很清楚,周恩来有相当的威望,相当得人心。如果他高调为周恩来处理后事,可以把周恩来的那部分威望拿到自己的一边,这对巩固个人的现实威信或威望,都是十分有利的。

但从自己的理念出发,他又......

-----------------------------

@吉日春雨 646楼 2014-02-20 18:14:02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武则天的无字碑一样,众说纷纭,是是非非其实永远都没有定论,成功的家往往像卉卉总结的那样为了贯彻理念,宁可被戴上“冷酷无情”的帽子,也不用自己的妥协来换取“名声”!

-----------------------------

哇~~~~~~~~~!大作家亲临点评,谢谢呀!

与大起底(1427)/的再起(10)

【接前】要理解不参加周恩来追悼会的原因,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是的人格方面,第二是的事业方面。

在的人格方面,我们首先要基于这样一个概念:是“追求信仰”的人。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一些人不相信,或者不愿意相信。他们认为是最自私的人,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是围绕他个人的私利展开的。正因为存在众多反对或怀疑的人,所以这里我们用较多的笔墨来证明是一个“追求信仰”的人,而不是一个“追求利益”的人。

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把人分为两类:君子和小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后来演变成一句儒家哲理名言“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当然,按照现在的西方观点来看,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是有悖于思想的。但也不能说儒学的说法全无道理,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可以看到人的行动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利益的倾向,另一种是追求信仰的倾向。这里的信仰,应该就是孔子所谓的“义”。

在信宗教的人群中,追求信仰的倾向表现出来较多;而不信宗教的人,因为没有信仰,所以追求利益的倾向表现出来较多。追求利益的行为很容易理解,而追求信仰的行为,对于那些只知道追求利益的人来说,是难于理解,甚至是无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