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朱永嘉简历_朱永嘉博客我了解的姚文元_朱永嘉新浪博客(63)

2017-03-01 17: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只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身经百战的老革命,会得精神病呢?真的吗。连敌人的炮弹都不怕的人呐。哪位高人解释一下。

国外心理学家对法庭上目击证人证言的有效性做过深入的研究(例如特别设计的场景实验),别说利益相关者,就是没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也有可能出现很大的偏差,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显然因为个体是主观的,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主观经验解读信息,也就是说会受到某种主观(偏见)的误导。

研究历史的最大陷阱来自于过去的记录信息太少,解读就相对丰富了。相比较而言,近代史的可信度就大大增加了。

在本案例中,四个人的回忆,至少有两个独立的可以相互印证的话,信息量多的是有可靠性。因为多出来的信息,如果不是真实的话,不一致的可能性更大。

与大起底(1402)/的再起(91)

【接前】我想只有找,请他把信转给小平同志比较可靠。说了我的想法,他们三位完全赞成。我们还认为,按组织关系,北京市委是我们的直接领导,迟、谢的问题也应该报告市委第一书记吴德。我们决定在给主席的信发出一周后,估计主席已经看到时,再报告市委,这样既保了密又不失组织原则。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我就给家里打电话。他不在家,夫人李昭同志说他到科学院上班去了。我说我们有急事要找面谈,看什么时候合适。李昭和一样是个爽快人,她说:“明天是星期天,你下午四点钟到家里来好了。”

第二天,我准时去了。说:“你有什么事?”

我说:“有关迟群、谢静宜的问题。”然后我概略讲了一下这两个人的问题,说明我们写给主席的信,想请他帮助送给小平同志转呈主席。

问:“你写给主席的信,带来了没有?”

我一边回答“带来了”,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信稿说:“你看看行不行。”把信交给了他。

戴上老花眼镜,把信仔细看了一遍后说:“你们的信要实事求是,要注意用事实说话。”

我说:“同志,您说得对,我们特别注意了用事实说话。”

说:“你们信中的‘装疯卖傻’、‘乱蹦乱跳’,这些就是形容词,是空话嘛!”

我解释说:“这不是形容词,他当时的具体情形就是这样,只能用这样的词,才能描述他的真实情况。”

说:“只要符合实际就行,切记不要说空话。”他接着说:“我支持你,能帮助就帮助你。我现在是科学院的负责人,你是清华大学的,不属于一个组织系统。从这一点上说,我帮你转信不合适。我告诉你小平同志家的地址,你可以自己直接送去,这样更好。”

我说:“小平同志不认识我,那怎么行呢?”

说:“你与南翔在清华,名字他会知道的。”

我说:“事先没有联系,猛然到门口,让哨兵给捉起来,那才不好呢!”

笑了。接着问我:“你从邮局给他寄去,行吗?”

我说:“那样不牢靠,怕弄丢了。”

想了想说:“这样吧,你给小平同志的秘书打个电话,问问他信怎么送。”

告诉了我电话号码,我当即拨通了电话。正好是王秘书接的,我向他说明了我的单位、职务、姓名及送信的事。可以听出,王秘书很客气,他说:“你的信可以送国务院。”

我说:“我没有的通行证,送不到国务院。”

王秘书说:“你从邮局寄也行。”

我说:“我怕信件遗失。”

王秘书说:“那不会的,你寄好了。”

在电话上我不好意思再和王秘书讲下去了,我对他表示感谢,把电话挂了。打电话时,亲切地站在电话机旁边,这时他问:“王秘书最后怎么说?”

我说:“他还是要我从邮局寄。”

说:“那你就寄嘛!”

我说:“不能寄,我不放心。”

说:“我看你还是直接送他家里,这最保险。我告诉你他住在X X街X X号,门前面是个小胡同。你大胆些,怕什么!”【待续】

*****下接《与大起底(1403)》*****

与大起底(1403)/的再起(92)

【接前】同志该做的都做了。对于他的真诚相助,我打心眼里感激。已是六点多钟了,我不好意思再打扰他,便说:“同志,我就按您说的去办吧!谢谢您。”和他握手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