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朱永嘉简历_朱永嘉博客我了解的姚文元_朱永嘉新浪博客(124)

2017-03-01 17: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粉碎“四人帮”后,一些报刊上说在事件中广场“血流成河”等等。当时,吴忠曾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发言,说:“广场没有死一个人。”

结果,吴忠的发言在会场上引起了很多同志的不满。这些同志说:“血都流成河了,怎么能说没有死人呢?”

有的同志说:“当时把广场的血迹都冲冼干净了,把打出来的人脑浆都冲冼掉了。”

还有同志说:“死的人都是外地人。”等等。【待续】

*****下接《与大起底(1477)》*****

@崇新岳 723楼 2014-02-27 22:29:08

与大起底(1459)/最后的反击(42)

【接前】另据一位当时在场的目击者回忆说:【此时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聚集在人民周围,我仔细阅读着挽联及小字报,还有一些人高声朗读悼念总理的文章,一些人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说。

正当大家处于极度悲痛之时,忽然看见一群人奋力追打着一名男子,该男子冲过马路向人民大会堂没命地跑去。经打听,才知道该男子自称是“清华大学”的,由于此人刚才在广......

-----------------------------

学习这一节,惊心动魄啊,那时候真的有过如此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不能不感到人民与的距离呀。

古训有“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不能不承认十年的岁月,虽然在历史上是短暂的,但是在同一时代是漫长的,人民十年疲于运动,运动又必然忽视了眼前“吃”这一最为生物化、物质化的层面,小孩子要成长,妇女要生育,男人要发迹,当这些人民生活的实际问题被搁置了十年后,就如同一堆干草,一根稻草点燃的话,马上就会变成熊熊烈火啊。

周恩来一生倾心于“民以食为天”,所以,人民选择了周恩来也不足为奇。是家,他站在宇宙看着中国500年的前方,他的境界毕竟太超高、超前了,要等到50年以后,他的同时代人才能够领悟。

与大起底(1477)/最后的反击(60)

【接前】此后,曾派小组调查此事,调查得很认真、很仔细。调查了医院、太平间、火葬场和参加清场的很多民兵。一共进行了三次调查,第一次的调查报告我看见了,后边的两次报告我没有看到,但我问过。调查的结果是一样的,都说是没有死人。

吴忠同志在事件中还是用了一番心思的,他想把损失尽可能地减少。我们的处境非常困难,很容易出大的问题,造成流血事件。没有死人,这是不幸中的最大幸事。】

据吴德说,毛远新把的建议拿到局上讨论,在会上“谁都不说话”,也就是说在“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的情况下,通过了的建议。有人据此来证明个人,一个人说了算,其实这不但不能证明一个人说了算,反而证明的权力有限。

局会上,为什么大家都不说话呢?这是因为周恩来/集团和集团,两大集团心里都不满,所以谁都不说话。

周恩来/集团所不满的,当然是的第二个建议“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而集团所不满的,却是的第一个建议“华任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以前华只是临时代理国务院总理,暂时主持工作,集团觉得自己还有希望。可是这次让华正式登上人的位子,彻底切断了集团的希望,因此集团非常不满。

中国古代有一个理念“论功行赏”,现代也有一个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打倒这件事上,集团是出力很大的,而华基本上没有出什么力。打倒的胜利成果怎么分配呢?无论从“论功行赏”的理念,还是“按劳分配”的原则,集团都应该是分享最多成果的人,因为他们立功最大。把这次的胜利成果分给基本没有什么贡献的华,集团当然不满意。

关于集团在打倒方面的所作所为,原上海市委书记徐景贤回忆说:

【1975年4、5月份的时候,我们上海的几个市委书记感到空气很沉闷,张春桥、姚文元很久没有与上海联络了。关于“反经验主义”的批示,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到上海,我是从新华社上海分社负责人那里看到批示全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