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如何引出西安事变意义_会宁会师的意义_西安事变简介(2)

2016-11-29 03: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的责任。这里的悲剧是,王佳芝是在邝裕明的注视下完成她的蜕变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如果单从剧情的设计来看,确实是邝裕明对她的堕落要负很大责任。邝裕明的哥哥战死,因此有迫切的报仇愿望。当他号召大家一起加入他的杀汉奸计划时,她是在邝裕明看着她说:“不是要勉强大家”而最后一个按上手掌,说“我愿意和大家在一起”。她的加入当然可以说是出于对他的朦胧的爱意(她本人没有强烈的直接参与抗战的愿望,这从她后来在影院看电影对汪伪宣传片的与周围观众鄙视起哄相对照的漠然反应可以见出),而邝裕明一次次对不起她。他明说“不勉强大家”实际上正是勉强了大家,包括王佳芝。当他与老曹从声色场所聚会出来,电影以王佳芝呆看着在楼上摇扇的娼妓的反转镜头暗示她自己的命运:看娼妓的人也被后者看,两者最终完成重叠的过程。

在第一次行动回来后缺乏训练和经验的王佳芝这时已经表现出厌倦(“对不起,我累了”),邝裕明却要她“耐心点吧!”在香港的整个过程他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关心,不大合理。

而最不可思议的是邝裕明竟然早就在策划让王佳芝当易先生的情妇。王佳芝也另人奇怪地没有表现出过多的诧异(这里她表现得不象一个不知世事的大一学生),而象个老练的熟知套路的人(如她扮演的麦太太)。她问在身边的赖秀金:“你们都商量好了?......哪一个。”对于接受一个因为嫖妓而有性经验的男人来牺牲自己第一次的贞操,她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抗拒和犹豫。

这里的情节的不可信之处不仅在于,在那个时代是否女学生有这么“开放”(从后面情节我们将更加看到,这里编导不过是在暗示“女性致力于国族救亡事业等于失去贞操”),不仅在于她喜欢邝裕明,却可以自己作出这种设想(以她要为陷于困境的邝解困是没有说服力的),甚至也不仅在于爱她的邝是否真的可能这么无情(作为有正义感的青年学生,即使用牺牲自己同胞来换取一个敌人生命,在心理上也无法作到。更何况是逼迫牺牲自己心爱的人。而且,民族主义话语历来将本民族女性的贞操与身体视为国族尊严与利益象征,这里先将女性贞操夺去,再将女人献于敌人,本身即与民族主义话语相冲突。)问题还在于,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在那个时代,“革命加爱情”套路的小说泛滥,很难说作为爱国青年的他们会没有受到影响,而会采取这种任何时代都会认为是卑鄙的“牺牲”方法。这种没有丝毫可信性的情节源自张爱玲,然而以“嫖妓有经验”为编撰这个情节的借口是可笑的:张爱玲本人在她的作品中早就说她很小就从当时流行的中国传统小说,如《金瓶梅》中获知男女之事。而五四以来,特别是三十年代以来(影片故事发生在38-42年),如三角小说家张资平、“性博士”张竞生之类作家早就以出版对社会影响广泛巨大的性描写、包括性行为具体描述的作品而闻名。当时性信息的广泛流通相比今天并不逊色。

然而人们往往更容易忽略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事情对于如这些青年学生的普通人来说无法作到,并不等于它绝对不可能发生:但不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而是发生在的特务里。与此情节类似的当年训练特工的场景在历史记载和当事人回忆录中常可见到。实际上,这是表面脱离意识形态,实际上仍然深深陷嵌于其习惯思路的李安(以及当初构想这个情节的对深有洞悉的张爱玲)将特务的惯用做法,投射到(project

back)爱国青年学生身上,想象并相信后者也会象他们那样,为了目的作出这种不择手段的事情来。

电影叙事学早就告诉我们,情节的设计有多种多样的可能,一定的情节安排是为了传达一定的信息。是什么样的信息编导希望传达给我们?

影片编排继续在铺张邝的无情。易先生返回内地,学生们的计划“功亏一篑”。从这时到他们重新在上海碰面,过了三年。为什么这段时间王和邝没有发展感情,编导给了我们同样站不住脚的理由,(在这里他们试图用新的情节填补张著的漏洞):在香港他们的行动一直被特务暗中监视着(我们要问;既然这样,为什么他们自己不易先生呢?要知道,易先生避居香港,是因为在河内曾仲鸣已经被了。难道易先生现在对他们有任何其他价值?)当他们杀了汉奸的当天晚上,他们就把“烂摊子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