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如何引出西安事变意义_会宁会师的意义_西安事变简介(13)

2016-11-29 03: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爱情是虚无缥缈的,抓不住的,只有性是真实的;

人性是虚伪的(或者脆弱的),只有强权是实在的;

是黑暗的,只有享乐、纸醉金迷是光明的;

历史是荒诞的,只有伊伊哑哑的胡琴声是永恒的。

然而我们要指出的是,编导这样的结论,完全是从特定阶级立场(作为资产阶级性质的中产阶级),又是从特定意识形态立场观察得出的看法。这种意识形态立场既脱离正统近代史观,又深深植根于其中,同时还将它们投射加之于他们所不理解的人民的爱国力量上。

当李安一次英文访谈中说:“我完全认同王佳芝这个角色,虽然我不是一个女孩。我还觉得汤唯是我的一个女性的化身”时,他在表达一种什么看法呢?王佳芝在剧中最后成为叛徒,被易奸枪毙。(据的陈相因认为,她是“得到了自己最需要和最在意的真情……最后选择的不是决定生存的目标,而是死亡的意义。”这种诠释从李安为她设计的最后的表情可以得证。)但是也许李安不至于希望自己有这个下场(在采访时候他说:“我要是王佳芝,早把易先生干掉了。”可见一切“爱情”的渲染都是幌子,李安骨子里在意的不过是保命哲学。

)那么在电影叙事学的范畴里,或者在李安的“存在主义哲学”里,王佳芝(实际上是麦太太)还有什么可能选择吗?也许她可能被易奸识破,而她宁死不屈,但是李安说“我不想做烈士”。那么这个可能排除了。也许她还可以投降,供出一大笔名单,莫非这是李安所欲的,他的“恐惧”所在?难道做“娼妓”是编导认为无可奈何的唯一选择?

为了理解李安对待历史的立场,最后我们对电影的分析回到作为影片和小说所表现(representation)的历史现场。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什么电影叙事采取这种方式,为何李安说“影片实际上表现的是中国的内战。”首先是对抗战爆发和对国共两党作用的认识。在这里我还是将历史学家唐德刚的论述为参照。在我看来,唐德刚的看法代表了李安这些据说脱离了正统论述的立场。

他的观点是:“西安事变把抗日战争提前了。抗战是拿全民族的命运作孤注一掷,岂是搞着玩的!我们的抗战十分可以避免,无人可以臆断。”因为据说“史家可以认定的,则是那时日本侵华并无固定政策。战前那些所谓‘事件’,

都是一批‘卤莽灭裂”而目光如豆的日本少壮军人搞起来的。他们原无’鲸吞中国”之大志;而我们地大物博,加上个老谋深算的蒋委员长,和他们再打它一两年太极拳,不是不可能的”(89)

这其实当然还是正统论述为绥靖政策辩护的立场。然而有趣的是,还是这个唐德刚,在同一本书里另一处却得出了另外一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今日史家已完全证实,‘九一八’事变是当年日本朝野蓄谋已久的行动。老实说,那也是北伐以后,蒋、李、冯、阎三年内战的必然后果。”(63)更有意思的是,他还对西安事变的后果得出了与前述论述大相径庭的客观看法,

不过话说回来,西安事变之受惠者,也不全是中国党,中国乃至蒋氏本人也未尝不无实惠。盖西安无变,则蒋氏之剿共战争,以蒋之个性,势必坚持到底。然证诸世界各国近代史之各种实例,这一剿共战争,将伊于胡底,实无人可以臆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古人说:“扬汤止沸,莫如去薪。”

党有群众、有理论,不谋釜底抽薪,专求扬汤止沸,是消灭不了的。而专靠枪杆来剿共,就是扬汤止沸;何况外患紧迫,大敌当前,有谁能保证,一把野火就把党烧得死灰不燃?所以西安事变,未始不是国共之争的光荣收场。

再者,西安事变之圆满解决,对当时南京也提供了“全国统一,一致对外”的抗日战争的必要条件,因而提早了全面抗战,根据当时“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政策,没有西安事变,则国府对日还得继续“忍辱”,而忍辱又伊于胡“底”呢?以当年日本侵华的气焰来推测,南京之抉择在“抗战”、在“忍辱”,其结果并无轩轾。所不同的只是:抗战者“玉碎也”;忍辱者“瓦碎也”。欲求“瓦全”不可得也。如果没有个“西安事变”,而一再忍辱而弄出瓦碎的结果,则蒋公与在中国历史上,将奚止“身败名裂”而已哉!所以西安事变对蒋公对,也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