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10月份适合去哪个国家 布鲁克林孤儿读后感10篇(2)

2017-12-31 01: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他是孤儿,是妥瑞氏症患者,也是业余侦探。”这部小说中,主角最重要的身份是孤儿,最货不对板的是侦探,刻画最真实的是妥瑞氏症患者。

就真的像蔡康永说的:透过这个患有强烈妥瑞症症状的主角的眼中来看这个世界,我相信会带你看到一个平常的人所无法看到的世界运行的方法,那如果你是怀抱着要把它当成罪恶故事、帮派小说、侦探小说来看的话,你恐怕会失望,它文学性压过了刚刚我讲的这些故事的娱乐性,所以如果你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文学读者的话,可能不太适合尝试看这本『布鲁克林孤儿』。

我不愿像他说的那样极端,只是想说,书里面的两层孤独感,莱诺尔不能抑制的妥瑞症症状与敏纳帮的孤儿院背景,是这一部作品的重头,作者恰如其分的书写出来,就使这部作品的味道比起《枪 偶尔有音乐》里仅靠一些含隐喻的科幻设定更厚重了许多。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翻译版本注释未能完全呈现,使主角的某些“污言秽语”所表达的意涵没有办法完全呈现读者面前。

本书的最后一段,(关于全作中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乌尔曼”的提及),则真的是令人叹服于作者让作品档次升级的能力。

《布鲁克林孤儿》读后感(三):一幅现实的“布鲁克林”图景

孤儿。兄弟。黑帮。侦探。妥瑞氏症。抽动。

乔纳森·勒瑟姆的小说《布鲁克林孤儿》讲述了这样几个关键词。当然,如果用不同人的不同语言习惯和语言逻辑将以上词汇整理成句段的话,我想会有不同的侧重和结果。对这本小说的解读,也同样如此。

而我,则尝试着这样去整理:黑帮兄弟反目(为何?),最终谁会被杀?一个患有妥瑞氏症的孤儿为什么会独自担当起侦破的责任?他是否能穿透重重迷雾看到真凶?而这个因为病症不断“抽动”的孤儿,他会引导我们看到一幅怎样的布鲁克林人间图景?是的,我的侧重点在于:对一个侦探故事而言,侦破的过程及结果固然重要,而这个故事中,一个“病态”孤儿眼中的现实图景,人间万象则对我更具诱惑。

对一个以情节为生命的侦探故事而言,我并不希望读者在我的文章里看到过多关于故事本身的描述,而败了阅读的期待和兴致。但我仍忍不住提醒大家注意,故事的主角莱诺尔,我们不能忽略了作者乔纳森·勒瑟姆赋予他的三重身份:孤儿、妥瑞氏症患者、侦探(自封的,业余的)。在这场布鲁克林各方势力的角逐中,他无疑是弱势的,不堪的,当然,也是大众的,有代表性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巨大悬殊,成就了这个故事的最大看点。

关于“孤儿”,故事用“我不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来描述,亦或者是“我是父母玩乐时不小心弄出来后又抛弃的”。这,应该是布鲁克林这座城市的现实图景之一了。不知道为何来到这个世界,接着又被这个世界抛弃的人,他对这个世界会有着怎样的认知?这,在我看来,是这个故事的出发点。这也是为什么一个患病的羸弱孤儿会不惧生命危险,单枪匹马要和各方势力周旋到最后的动力诉求。因为被害者是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人,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全部认知和情感归宿。侦破这个案件,对他来讲,无疑是“搞清楚我是谁”的另一种诠释。而作者的“高深”之处却并不在这里。乔纳森·勒瑟姆似乎更为敏锐地看到,在现实的布鲁克林,这样的“孤儿”为数不少,搞清楚“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则更像是一种大众情绪。

关于“妥瑞氏症”,我想“百度”里会有十分详尽的解释。在故事里,我们简单地理解为“抽动”,也就是说故事主角莱诺尔会不停地,情绪激昂地说出自己内心所想,不分情境和场合,他是一个不会隐藏和虚伪的人。而更为“魔幻”的是,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病症,在侦破案情的过程中,也尝试着与自己的病症做斗争,但很显然,这没有什么效果。

如果说这个故事有现实蓝本做参考的话,也就罢了,如果一切情节和细节都是作者一手虚构和安排的,那我便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才华了。正是一个不停“抽动”的“妥瑞氏症”患者,让我们有幸看到了一个“抽动”的布鲁克林。在莱诺尔看来,那些在大街上匆忙行走的人,那些在大街上不停讲电话的人,那些绞尽脑汁伪装自己的人……这所有的一切,和他的“抽动”并无二异。作者通过一个“抽动”的人让读者看到一个现实中“抽动”的布鲁克林,这究竟是“魔幻”还是“现实”呢?的确值得人思考。所以,每当我读到相关的情节时,我总会不由自主想起自己不久前发脾气,闹情绪的情景来,那神态,那语言,那情绪,如果用“抽动”来描绘,会不会十分准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