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试题 [转载]夏代文明 唯玉是证(7)

2018-01-02 13: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三)程式化考古模式不符合夏代历史实际

夏代有着自身的一些历史特殊性,无视这些,便会直接影响对其考古、研究的工作导向。对于殷商之后一些朝代的考古,通常采用程式化了的模式,一是大量检索、查阅有关古文献资料,二是进行考古调查与考古发掘,然后再寻找二者的交汇点。但对于夏代的考古研究来说,仍然机械地套用此种模式,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夏代的历史实际。我们已知的是,夏朝是刚刚从原始社会脱胎出来的一个朝代,尚处于学界所称的“原史时期”。学者们虽然能够从多个方面证明,当时已经有了文字,但可能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尚不能应用于文献记录;或许当时已经有了某种形式的文字资料,却因所用的材质无法长期保存,在漫长的岁月中皆已自然损毁,导致今天的我们,几乎见不到夏代的断简遗篇。尽管没有任何成文的史籍资料直接流传下来(或许尚未发现),但中国文博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还是习惯地将着眼点首先放在史籍资料的查询与研究上,总是希图从中寻找到某些所需答案,所依据的主要文献不外是《尚书》、《史记·夏本纪》、《竹书纪年》及《山海经》等等。尽管他们明明知道,这些古文献都是间接性的史料,而且多数的成书时间已经是夏亡千年之后的事,但还是将它们当作第一抓手,并下大功夫进行研究。

数十年间,依据这些古籍资料,有无数学者撰写了无数的论文或专著。不过,它们基本上都是从文章到文章,从各种各样的“据说”,再到各种各样的猜想与推测。如此不论反来复去地论证得多么头头是道,却永远构不成考古学意义上的证据,更不要说那些口耳相传的历史故事了。此种情形,不要说西方国家的学者,就是中国学者们自己,内心里也是底气不足。疑古派的代表人物顾颉刚先生也曾这样说过:“要建立真正的古史,只有从实物上着手的一条路是大路”(《古史辨》)。没有实物遗存的佐证,所有这些永远只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那么,再加上考古发掘,就一定能够解决它们的证据问题吗?这种可能也十分有限。在过去的七八十年间,中国的考古学家们,所做最多的就是以一系列史籍资料为线索,大力进行考古发掘。实践证明,这种“文献资料”+“考古发掘”的模式,已经不完全适用于夏代的考古与研究。夏代有其历史上的特殊性,有着自身的具体特点,不顾及这些,一律“照此办理”,必会事与愿违。如果能够采用带有中国特色的考古模式:“玉器遗存+文献资料+考古发掘”,那么,夏代的考古研究将会摆脱如今的困境。当然,其中的“玉器遗存”必须包括来自民间的夏代玉器,并以此作为考古研究中的核心媒介与载体。

(四)忽视北方文明,形成人为屏障

我们仅从玉文化的角度,来看一下中国北方文明的发展。

1中国的考古工作者,近年在赤峰市敖汉旗境内完成了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这是距今8000年前的古人类聚落遗址。据报导,除出土石器6380多件之外,还出土了玉器50多件,其代表性器物是玉玦和匕形器,它们明显具有礼玉的性质。兴隆洼文化玉器,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玉器,也是中国礼制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意义非凡。

2自古以来,人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根据古文献记载,炎黄二帝的主要活动区域多在北方,有学者论证,黄帝的主要活动区域、甚至黄帝的故乡,有可能就在原红山文化发祥地区域之内(见“轩辕文明”的《黄帝生于辽河边》一文),中国资深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也曾这样说过:“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与之相应”。

3中国北方地区,曾是多种古文化、文明的发现地或发源地,除内蒙古赤峰地区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之外,还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富河文化、小河西文化等;在辽宁省西部地区,则有牛河梁红山文化、新乐文化、查海文化、半拉山红山文化等史前文明。我们注意到,所有这些文化、文明,无不与玉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