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试题 [转载]夏代文明 唯玉是证(6)

2018-01-02 13: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那么,被盗掘的文物都到哪里去了?毋庸置疑,绝大多数都在老百姓手里,说得更好听一些,都在人民群众手里。今天的考古工作者,应该承认此种国情实际,就是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也应该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将夏代考古研究的工作重心向民间转移,应该是一个明智之举。不能愚蠢地认为,不管多么宝贵、多么珍稀的文物,一旦让老百姓沾一沾手,就立马变得一文不值。在互联网上我们经常看到,有那么一部分自许为最“正统”、最“专业”的正人君子,拿出一种“满身正气”的姿态,把来自民间的东西一律说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赝品”,认为它们“毫无研究价值”。不客气的说,这不是无知,便是别有用心。中国的考古人,如果能够转变陈旧观念,认可一切合法的“民藏”,并能够正确地处理“民藏”与“出土”的关系,那么,夏代的考古研究将会彻底改变当前的困局。其实,如果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客观地讲,民藏玉器(当然指真品)与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其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都是出自华夏先祖之手,同样是国之瑰宝、民族的财富。它们也应该平等地参与到考古与研究中来,这才符合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因为它们离开了原来的摆放(或埋藏)位置,破坏了所谓原有的“层位关系”,就否认它们应有的历史文物价值。

按道理讲,作为真正有爱国之心、民族之情和历史之责的文博工作者,对于来自民间的文物,至少也应该有一点职业性的兴趣或求知欲,难道还不如一个平常人都会有的一点“好奇心”吗?如果对于“民”字头的古玉器,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蔑视、否定、甚至无情地诋毁,其实质无异于在暴殄天物,是在做着愧对华夏先祖之事。考古固然少不了地下发掘,但在中国,更不可缺少的是民间发现。可以说,中国的民间宝库无限大,“发掘”空间也无限广阔。有无数事实证明,在文物考古和中华文明的探索、研究中,有许多重大的发现,甚至是震惊世界的伟大成果,并非都是经专业的考古发掘所获,更多的则是发现于民间,或在农村整地、山野施工中的偶然发现;就是国家级的大型博物馆内、乃至世界上的大博物馆中的展品,都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各界人士的捐赠,源自于民间。就国内而言,据报道,在中国各大博物馆中,都有许多王宫与权门贵胄的遗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民间的收藏,甚至有许多国宝重器,也是从民间征集而来。诸如:

号称“中华第一龙”的红山文化勾形龙,是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农民张凤祥在造林中无意发现的;

殷商甲骨文,是学者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中偶然间发现的;

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_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试题_历史学理论与方法pdf

三星堆”遗址,是砖厂工人在取土时发现的,而“三星堆博物馆”中的古蜀玉器,也多是从民间征集来的;

秦朝兵马俑,是陕西几位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的;

国宝级文物“遂公盨”,也属于非考古发掘之物,无所谓“坑口”,据说它来自河南省某地的窖藏;

广安“汉陶博物馆”中的多数藏品,基本上都是从民间征集而来;

轰动中外论坛的“新莽铜诏版”,乃是西安农民上山砍柴时无意发现的;

国宝重器青铜“何尊”,是1963年宝鸡贾村农民陈某无意中发现的;

国家级文物兽首红玛瑙角杯,是1970年10月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偶然发现的;

失落百年,今又重现的西周重器“兮甲盘”,亦属于民间藏宝;

令世人震惊的刘胜金褛玉衣,以及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等,都是部队施工中偶然发现的。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在中国老百姓手里,有无法计数的国宝大珍,甚至有许多极品、绝品,它们甚至可弥补馆藏的许多空白。只因不被发掘利用,它们不是被常期湮没于民间,就是大量流失海外。如果能够去掉职业性的偏见,打开“民间宝库”,不轻言否定,不轻易放弃,让民藏的国宝珍品顺畅地参与到考古与研究中来,那么,中国的夏代考古必将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景象!李学勤教授在《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一文中还讲到:“考古是发现和研究古代的物质遗存,现在我们主要依靠考古来论证文明起源,就需要在考古方面找到文明的标志”。这里所说的“发现”,并不是单指考古发掘这一种方式吧?寻找“文明的标志”,也不会只是到地下土里去挖掘吧? 是不是也包括民间发现和民间征集?可是,多少年来,我们已知的却是,除在发掘地附近偶有极少的征集之外,并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有计划地征集。相反,我们感受最多的却是对“民藏”玉器文物的否认与排斥。尤其在夏朝考古几乎陷入绝境,而来自民间的夏代玉器又大量面世的情况之下,中国的考古专家、学者们仍然持一种排斥的态度,让它们一律“靠边站”。学术偏见,其实质是一种伪学思想在作怪。由于中国考古学界与历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基本上都是被西方考古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所形成的学术理念根深蒂固,不能、也不愿意跨越“民藏”这一道门槛。形形色色的学术偏见危害性极大,不仅与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相悖,也成为夏代考古、研究向前推进的直接障碍。令人欣慰的是,近年在国内学界,正视并重视民藏的呼声已日渐高涨,对某些伪学思想的冲击力度也越来越大,这表明一种民意,表明广大民众对深化改革的强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