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论衡讲的什么_盐铁论翻译_论衡全译(9)

2017-02-14 01: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绝对二分的思维框架,它造成灵、肉二分,理性成为与身体相脱离的“纯粹形式”。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的理念与肉体的二分(肉体是灵魂的监狱),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的沉思是最大的幸福”奠定了这一思维方式的基础;中世纪,在浓郁的教氛围中,将神与人、灵魂与肉体加以二分;近代伊始,笛卡尔的心物平行论又使这种二元对立的传统进一步强化和发展。由此来看,虽然近代启蒙运动中推崇的理性在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启迪和唤醒作用,但并未消除传统的灵魂与肉体二分的弊端。可以说,以冷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成为西方一以贯之的传统。现代哲学从产生之初就为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反理性主义)两大思潮,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在这种灵肉二分、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下,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本身所固有的矛盾,造成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割裂、纯粹理性与生活世界的断裂,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引起有识之士的不断反思。与哲学思维相适应,在教育领域,包括道德教育领域,纯认知的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20世纪以来,西方在道德教育领域形成了诸多流派,如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以拉斯思和西蒙等人为代表的价值澄清理论、以谢佛和斯特朗等人为代表的以理性为本的道德教育理论、以威尔逊为代表的道德符号理论、以库姆斯和穆克斯等人为代表的逻辑推理价值观教育理论等,都是侧重于道德认知进行研究的学派,西方高校中的道德认知课程的开设也很普遍。当然不可否认,这种侧重于认知进行研究的道德教育传统具有不能忽视的积极意义,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分析能力。但是,由于这种教育往往忽视了与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密切关系,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近年来西方又出现了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以麦克菲尔和诺丁斯为代表的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等,以此弥补了认知学派的不足。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教育强调“即身而道在”、身道合一,是对灵肉二分、架空理性的二元思维的超越。它的超越时空的价值与魅力在当代仍发出熠熠的光芒,它的基本内涵和主张同西方当代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寻求的“具身性”教育极其相似。这种看似不谋而合的教育原则,是中国几千年的既有传统,而在西方则是近年来才形成的反思潮流。中国的具身性教育传统并不排斥理论,恰恰相反,它将理论与身体、灵与肉、心与物密切地联系为一体。也正因此,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身道合一的教育传统理应在当今时代发挥其积极的、不可轻视的价值和作用。当然应该指出,西方以理性主义和认知为主的教育传统也应当被我们重视和借鉴,只不过,这种重视和借鉴不应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走向精神与身体、灵与肉、心与物相脱离的极端。然而,当前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时往往走向极端,往往忽视了自身的传统优势。

(二)与当代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过度强调肉体感官享受的对抗

大众文化主要是指某一个地区、某一个社团或某一个国家新近涌现出来、被大众所信奉和接受的一种流行文化。这种大众文化,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注重“感性知觉”“边缘化”“平俗化”的时代强音中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一种与消费文化、肉体享乐文化密切相连的文化。这种状况的出现,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积极因素的消解,是后现代主义在批判传统思维方式弊端中暴露出来的自身的负而内涵,这样,文化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走向了庸俗、低俗、媚俗,有学者对此早有论述。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有其必然产生的历史背景:“后现代主义宣称‘主体的死亡’、‘理性的死亡’和‘人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现实中真正的人己经死了,而是要求取消一切文本、一切客观性对现实中人的束缚,让他们真正享受当下的自由和权利,以达到个人的幸福和自我的发展。这种思想,实际上反映了在新技术革命大大加强劳动过程中的物化劳动部分的条件之下,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民群众对于摆脱无往而不在的异化的迫切要求,对于在劳动、闲暇、消费、文娱等各种过程中获得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的迫切要求,以及对于把扩大到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每一角落的迫切要求。”[92]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思潮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虚无、主体死亡、理想破灭、传统丧失、游戏人生等的理论和心态”[93]“他们高呼要使人成为无中心,无本质,无长远目标和理想,不承担社会、和道德责任时,他们要求的则是现实的人应享受当下的、真正绝对的自由”。[94]因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者推向极端的消极观点和言论,成为大众文化过度强调个体感官享乐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