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论衡讲的什么_盐铁论翻译_论衡全译(8)

2017-02-14 01: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与这一以血脉感化人、以情感教育人的方法密切相连的,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的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执教信条,这一信条的形成缘于对受教者个体的成长背景、个性特征、对“道”领悟程度等方面的重视,体现出对个体的尊重;建基于这一方法之上的教师的“诲人不倦”、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及其融洽氛围凸显在古代书院等私学教育之中。这正是发端于师生之间的“以道相交”,教师以“人师”自律,学生以“醇儒”自策。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情是双向的,既有教师对学生的爱与诲,又有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和 爱戴。孔子、胡缓、朱熹等都是率先垂范、至诚感人的教育家,他们与学生关系融洽,感情笃深。

(五)忧国忧民之情怀和以身殉道之精神成为中国士人之品格与风骨

中国士人(知识分子)多有忧国忧民之情怀和以身殉道的社会担当之品格与风骨。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83]这是接受过“身道合一”教育的中国士人所具有的高尚品格。无论孔子的“杀身以成仁”⑩、孟子的“舍生而取义”[84]、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85],还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6]、元景皓的“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87]、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88]等,都是中国士人忧国忧民之情怀和以身殉道之精神的典型代表。这种忧国忧民情怀和以身殉道精神,是中国古代士人的品格达到最高境界而具有的自觉和自决精神,并非外力所强求的。因此,以身殉道绝非殉道者对生命的漠视,而是他们对崇高理想的献身精神,是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实 际上,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中国人的养生之道,正是敬重生命、敬重身体的体现;在需要的时候,中国人是以牺牲肉体来实现“道”的,也就是使血肉之躯在守“道”的过程中得到了永生,实现了生命价值。由此可知,以身殉道与养生有道就是两个看似矛盾但又并行不悖的概念。

三、超越时空: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教育的永恒魅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教育越来越显现出超越时空的价值与魅力。

(一)对灵肉二分、架空理性的二元思维的超越

近年来,西方哲学界、伦理学界和教育理论界,都在反思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将灵与肉、心与身、普遍概念与物质实体截然二分而带来的消极、负而的影响及困境。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视域下,哲学家们更强调并日益注重对具身性哲学的研究,强调身体的在场,强调意识与身体、与生活体验不可分离。诚如梅洛刊龙蒂所说的:“现象学最重要的成就也许是在其世界概念或合理性概念中把极端的主观主义和极端的客观主义结合在一起。”[89]有学者认为,西方推崇并论证“具身性”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梅洛刊龙蒂“对现象学的独特理解,他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第一次给予‘身体’以重要的思想意义”,他的哲学“可能在将来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90]现在看来确实如此。梅洛刊龙蒂所说的“身体”正是经过现象学还原的、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身心合一的“身体”。他认为:“原本意义上的‘身体’就是身与心的含混的合一,是即身即心、亦身亦心的,是物与灵的统一。一切‘清晰’化的企图都只能造成世界丧失其神秘的魅力,造成原本的灵性的身体为死的躯体与孤立的‘精神’、‘灵魂’,最终造成的是人与世界的断裂。而含混、模棱两可则意味着超出二元对立。”[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