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论衡讲的什么_盐铁论翻译_论衡全译

2017-02-14 01: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摘 要: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即身而道在”:精神修养与身体成长融合为一,身体是精神修养的承载者和发源地,它孕育着精神、包含着精神、践行着精神。人对“道”的追寻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每一个体都是自身成道的主体,即“人皆可以为尧舜”。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身道合一”之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代德性化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方法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自觉性和内在超越性;知行合一是“身道合一”教育的必然推演;注重从血脉上感化人、从情感上教育人;忧国忧民之情怀和“以身殉道”之精神成为中国士人之品格与风骨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的具身性教育传统显现出超越时空的价值与魅力:这种教育是对灵肉二分、架空理性的二元思维的超越;是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过度强调肉体感官享受的对抗;为充满复杂性和风险性的当代社会提供了高水平思维,诸如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一种长远、系统、全面思考能力的整体性思维,在这样的教育中充盈着辩证思维的智慧,所秉持的“中庸之道”正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和中国人处理事务的大智慧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即“身而道在”;具身性教育

身体是人的本源性基础,具有本体价值。自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关注身体,研究身体及其与理性的关系,逐渐成为哲学界、教育学界等西方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这一研究热潮的兴起主要源于西方传统文化对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心与身的决然二分,也源于这种二分同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交织在一起所产生的对人、对社会的负面作用,这迫使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诸多流派,如法兰克福学派、现象学派、存在主义学派、具身主义学派等和约翰·杜威的哲学,对此都极为关注并进行了深刻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有所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开始就将精神与物质、心与身、灵与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将天、地、人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中国哲学界的学者们已经在放眼世界的基础上,通过撰写专著和论文对中国古代身心合一的身体哲学及其特点进行了阐释。[1]在教育理论界,也有学者对身体教育或教育中的身体等问题进行了探究。但是,这些探究要么借助西方的话语泛泛而论,[2]要么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对近代身体教育或教育中的身体等某些微观问题进行阐释,[3]同时也对与教育有关联的身体的型塑等问题作了解析。[4]由此可以看出,有关教育方面的论文鲜有对中国古代“即身而道在”“身道合一”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较系统、深入的探析。而这种“即身而道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鲜明特色和优势,在当今时代仍闪烁着熠熠的光彩,对此若不能加以发掘和弘扬,那么将是一大憾事;如果对它加以发扬光大,那么它在当今时代的青少年教育中,尤其在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中,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正向能量。

一、“即身而道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为“即身而道在”。精神修养与身体成长融合为一,身体是精神修养的承载者和发源地,它孕育着精神、包含着精神、践行着精神。

(一)道不远人

作为宇宙人生的最高原理和终极真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与人本身密不可分,对“道”的追寻就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儒家积极入世的“仁”,还是道家自然主义的“无为”,尽管它们的路径泾渭分明,甚至是南辕北辙,但两者对“道”的追求都不是脱离肉体的空想或者纯粹理性的冥思,它们都是深植于人的肉身之中的,正所谓“体用不二”。《中庸》明确地说,“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