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中国面积最大沙漠 [转载]《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五目《西汉》 &n(8)

2018-01-21 04: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鉴于上述原因,在地区地缘政治中,俾路支斯坦本身是没有太大机会搅起事端的。不过上升到国际政治层面,事实就有些微妙变化了。典型的案例,就是苏联试图通过鼓动俾路支人独立,来打通印度洋通道。而就现在的地缘政治动作而言,对俾路支地区最有兴趣的就是中国了。俾路支高原紧邻印度洋、波斯湾的地缘位置,还是让试图染指印度洋的中国看到了它的存在。如果大家关注时事的话,应该看到过中国接收瓜达尔港管理权的消息了。这个港口,就是在俾路支高原的南部沿海地带。当然,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虽然中国是绝没有机会,也不会有想法去通过俾路支斯坦,扩张出一片对接印度洋的领土来。真正能做也会做的,反倒是帮助巴基斯坦,加强对俾路支地区的控制力度。

通过上述解读。相信大家已经清楚,无论对于波斯人、马其顿人、帕提亚人来说,在进占赫尔曼德湖地区之后,继续向南都不会是选项了。他们接下来的选择,将会是一路向东……那么,一路向东是不是就只有进入兴都库什山脉——苏莱曼山脉之间的“塔尔纳克河谷”呢?情况并非如此。

有地理学家认为,兴都库什山脉的西界,应该到赫尔曼德湖的。也就是说,赫尔曼德河下游盆地,也应该归入兴都库什山脉的范畴。从地理角度看,这种归类也不无道理,毕竟赫尔曼德河之水,大多是从兴都库什山脉而来的嘛。不过怎么归类,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整个赫尔曼德河下游地区荒漠化的事实。这个盆地区南部的大片低地,现在已经被标注为勒齐斯坦沙漠了。而这片沙漠横亘在兴都库什山脉和伊朗高原东南部之间,也使得整个俾路支高原,在地缘上更显孤立了。

相比之下,赫尔曼德湖地区与同处赫尔曼德河流域的“塔尔纳克河谷”之间的地缘关系,就要紧密的多了。赫尔曼德河本身,天然成为了双方地缘联系纽带的角色。从地理结构上看,由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包夹而成的塔尔纳克谷地,呈现的是条状结构。对于这种结构的地理单元来说,谷口绿洲会有很重要的战略价值。在阿富汗现在的行政结构中,这一点也得到了充分反映。我们从《中亚——南亚地缘关系示意图》上,很容易找到这座经常出现在时政新闻中的城市——坎大哈。

塔大哈所依附的绿洲,并非仅仅由塔尔吉克河供给而成的。这座在阿富汗城市规模中位列第二的城市,实际是位于塔尔吉克河与阿甘达卜河之间的绿洲上的。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了,有两条赫尔曼德河的支流共同滋养,只会增加它的地缘潜力。占据了这片绿洲,接下来很自然的就是向塔尔纳克河谷的纵深,向东北方向渗透了。在马其顿人东征的时代,亚历山大所带领的大军,就是沿此路线控制整个兴都库什山脉南部地区,并最终转入上印度河平原的。坎大哈的战略价值,也是因亚历山大的到来,而在史料中得到体现的(城是亚历山大所建)。在希腊人之后,入侵赫尔曼德河流域的外来者,就是被大月氏人逼入锡斯坦的塞人了。只不过,这些塞人还没来得及经营出自己的国家,就被试图重现波斯帝国荣耀的帕提亚人征服了。帕提亚人本来是很有机会重建帝国体系的。然而帕提亚人的游牧基因,最终阻碍了他们建立更为紧密的中央集权体系。所谓的“安息王朝”,整体所呈现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形式。那些帕提亚以外,相对独立的地缘板块,大多只是间接臣服于安息王朝罢了。这一点,后来出使中亚的汉帝国使者也意识到了。在他们的记录中,兴都库什山脉分水线以南的绿洲,是被一个叫作“乌弋山离”的国家所统治的。

乌弋山离作为一座城市名的话,其实指的就是现在的“坎大哈”。很明显,如果你想统治的是赫尔曼德河流域绿洲带的话。坎大哈是会是连接中、下游绿洲带的地缘中心。在波斯帝国当年的政治体系中,坎大哈以东,以塔尔纳克河为轴心的这条谷地,被称之为“阿拉科西亚”。当帕提亚人派军征服塞人,占据同属赫尔曼德河流域低地带的“德兰吉亚”(赫尔曼德湖下游盆地)与“阿拉科西亚”之后。这些南下的帕担亚人并没有将这两个地区,归入安息王朝的直接统治下,而是马上独立建立了由帕提亚人——塞人混居而成乌弋山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