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游国恩 [转载]中国通史(98)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33)
景泰四年(1453),苏州太守汪浒赏识沈周的才学,乃推荐他应贤良科。沈周用《易经》占卦,得“遁”之九五,爻辞是“嘉遁贞吉”⑤,他非常高兴,隐居不仕的决心更加坚定,并因此而辞去荐举。父亲去世后,又有人劝沈周出去做官,他则仍以养母娱亲相辞。为了避开尘俗的喧扰,他特意在苏州城外购置了一栋房子,依竹林,傍水池,筑假山,建亭阁,颇多自然之趣;而房内陈列图书文物,窗明几净,可以静心进行诗文书画的创作。
沈周潜心艺术,很少入城。他为人宽厚恤贫,孝悌好客,胸襟磊落;蔑视黑暗的政治,冷眼尔虞我诈的社会,追求精神上的爱好与人身的个性自由,而不介入名利是非之中,因而坦荡超逸,“风神散朗,骨格高古,碧眼飘须,俨如神仙”①。
步入中年后,沈周的诗文改学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诸家,清新自然,如云容水态,若放马平原,似其胸次,不雕不琢,颇得真朴之趣,而难以方圆相囿。如《写怀寄僧》云:“虚壁疏灯一穗红,闲阶随处乱鸣虫。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泽国苍茫秋水满,居民流落野烟空。不知谁解抛忧患,独对青山忆赞公。”②情高意逸,天真烂熳,因物赋形,意象俱新。他也有悲壮苍郁之作,如《从军行》云:“马上黄沙拂面行,汉家何日不劳兵。匈奴久自忘甥舅,仆射今谁托父兄。云暗旌旗婆勒渡,月明刁斗受降城。左贤早待长绳缚,莫遣论功白发生。”③踔厉顿挫,横绝四海,风度如陆游,洋溢忧国爱民之情。
沈周的题画诗最为格高调雅,闻名远近,如“钓竿七尺玉,夕阳千叠山;①据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沈石田·沈石田先生年表》,香港幸福出版社1960 年版,第21、32 页。②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石田先生沈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新一版,第290 页。③《明史》卷二九八《沈周传》。
④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石田先生沈周》,第290 页。
⑤ 文徵明:《文徵明集》卷二五《沈先生行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第595 页。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石田先生沈周》,第290 页。
② 沈德潜等:《明诗别裁集》卷四《沈周》,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39 页。③沈德潜等:《明诗别裁集》卷四《沈周》,中华书局1975 年版,第39页。山客恰好晚,正及鸟飞还”;“草亭跨水沧浪间,翠云零落雨痕于。如今剩写江南意,一带青山隔岸看”等④,才情风发,平淡多趣,与画相配,别具浪漫潇洒之意。他的绘画初学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中年以后乃学倪瓒、黄公望等人,并且在四十岁后,拓为大幅;笔墨疏秀,却坚实豪放,沉着雄浑,墨气淋漓。沈周于山水、人物、花鸟、禽鱼、蔬果之属,无所不精。他“凡有所作,实力虚神,浑然有余”,落笔“似其为人,浩浩落落,自得于中,无假乎外”⑤;“澹逸深永,有突入南宋人者”①;他的作品“笔墨清润,而于染渲之际,元气淋漓,诚有如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②,颇类唐人王维。
沈周还擅长书法,学宋人黄庭坚,放纵遒劲。他常常自作画,自题诗,诗书画相得益彰。所绘《东庄图》、《沧洲趣图》、《仙山楼阁图》、《三桧图》、《夜雨图》等,大多描绘江南风光,以丰富的想象与真切的感受,表现祖国山河的锦绣、风光的明媚,寄托着自己热爱自然、热爱自由的高雅情趣。
沈周的画风,继承“元四家”的写意风格,粗放磅礴,使明初以来院派纤细拘谨的画风相形见绌。他的学生文徵明、唐寅等,继之而起,终于改变了院派在画坛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使“文人画”能够复振,而且形成了明代的文人画流派——“吴门画派”,得以领一时风骚。
中国传统道德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