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 [转载]中国通史(98)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30)

2018-01-04 15: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① 《明史》卷二八七《文徵明传》。

② 文徵明:《题画诗》。按:此《山水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不令他四时陶醉不已,徜徉于山明水秀之中。得自然风光之助,文徵明隽思若涌,画意诗情,绵绵不绝。他的山水画,除师法沈周简朴浑厚的画风外,还广学元人赵孟睢⑼趺伞⒛哞丁⑽庹颉⒒乒室庀羰栌牡ソバ纬勺约杭蚪嗟溲诺姆绺瘛N尼缑鞅氏碌纳剿蠖嗍敲栊此煜さ乃罩莘缥铮蘼凼瞧骄驳暮水,淡淡的远山,还是白墙黑瓦的村舍,曲径通幽的园林,都表现出江南湖山的秀美明媚,寄托着自己陶情林泉的隐逸之思。

文徵明的作品,有细密秀美之作,但却带粗拙之味;也有疏粗放逸之作,但却蓄有翩翩文雅之致。他能够将粗疏与精细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笔下山水显得更为清丽动人,生机盎然。文徵明的设色山水,学赵孟钋嗦谭ǎ凰评钍Φ滥茄鸨袒曰停苁菇洗渖ㄓ艏耙跏嗷薜奶卣鳎灰晃抟诺叵允境隼础

除山水之外,文徵明还兼工人物、花卉;仕女、古贤之像,则秉承晋人顾恺之“高古游丝描”法,笔法以简洁秀挺取胜;兰竹之属,落笔以风斜雨急之意相拟,婉润秀丽,雅趣横溢,清幽可人。

他的书法,也博采名家之长,于篆、楷、隶、行、草诸体皆有造诣,尤长于行、楷,骨力刚健,颇具宋人风采,稳重而秀劲。小楷以精整见称,平稳融和。

文徵明的诗歌宗白居易、苏轼,抒写个人胸臆,吐词清丽明快,逸韵悠远,大多流露出悠游江南的闲适情感,歌风吟月,潇洒倜傥。但也有一些作品,洋溢着慷慨豪情,如《满江红〔拂拭残碑〕》云:“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岂不念,封疆蹙?岂不惜,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古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①指斥宋高宗偏安江南,冤杀岳飞,精警而雄肆,吐露了爱国的豪情。他善于把诗文书画融为一体,相映成趣,使“文人画”的书卷之气更为浓郁。

文徵明洁身自好,优游林壑,“四方文儒道吴者,莫不过从,亦有枉道至者”,“艺文布满海内,家传人诵”②。晚年他的书画老成苍秀,满纸淋漓,更富逸韵。尤其可贵的是,他“好奖掖后进”,“有乞书者辄云:‘吾老且倦,即书亦不佳,盍住周公瑕。公瑕名不减吾,而神情正旺,于君何如。’有乞画者辄又云:‘当吾世而有钱叔宝,安用我为。’”③因此周天球(公瑕)、钱谷(叔宝)等后学,皆能脱颖而出,树名艺苑。文徵明的其他门生弟子,如陈淳、陆治、文彭、文嘉、文淑等,亦皈依不绝,各呈风采。他“主中吴风雅之盟者三十余年”①,成为江南艺坛一代功德之主,影响远近。

文徵明还“博习典故,元末国初,故家遗老,流风旧事,从容抵掌,历历如贯珠”;他常常“坐白纸窗下,拥炉曝背,剧谈亹亹,坐客皆移日忘去”②。

嘉靖三十八年(1559)春,文徵明安然逝于家中,享年九十岁。临终前① 文徵明:《文徵明集·补辑》卷十七《满江红》,第1234页。

② 黄佐:《将仕佐郎翰林院待诏衡山文公墓志》,见《文徵明集·附录》第1633 页。③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一《智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影印明末刻本,第14 页。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文待诏徵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第305 页。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文待诏徵明》,第306 页。

犹为严御史母书墓志铭。文徵明去世后,学者私谥贞献先生。

文徵明的一生,十试十落,但他从中吸取教训,我行我素,淡然功名,寄趣艺事,终于大器晚成。他“劳谦自牧,未尝一置身于有过之地”③,因而能旷达无怨,知足常乐;又能活到老,学到老,创作到老,以诗文书画陶冶性情,颐养天年,把沈周复兴的“文人画”推向新的发展高度,不仅使“文人画”的诗、书、画一体结合得更为完美,而且还阐扬书画自娱的文人士大夫精神,追求笔墨清润疏秀,以致与沈周、唐寅等形成“吴门画派”,成为明代最有影响的美术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