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游国恩 [转载]中国通史(98)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
第三十八章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
第一节罗贯中和《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开山作品《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的作者。关于罗贯中的生平材料,现存者很少。贾仲明(名)《录鬼簿续编》记载:“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根据贾仲明的记载推测,罗贯中为山西太原人,生卒年约在1310至1385年之间。①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写过戏曲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但主要成就还是在小说方面。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罗贯中的小说,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和《三遂平妖传》。另一部与《三国志通俗演义》齐名的历史小说《水浒传》,或说是出自他的笔下,或说由施耐庵编,罗贯中续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叙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政治历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历史小说的第一部。它通过对三国时代各种人物的刻画,写出政治上、军事上复杂曲折的斗争。它持封建正统思想观点,奉刘备为正统,以曹操为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因而着力刻画了刘备的仁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肝义胆;而同时也刻画了曹操的奸诈狠毒,司马懿的阴险狡诈,这些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三国志通俗演义》,在题材和描写艺术上,都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文学作品,并且在对历史人物的处理上也影响了后来的读者对三国历史的看法。《三国志通俗演义》在艺术形式上,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罗贯中在元代刊刻的《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有关历史记载经过综合熔裁再创作,编写了这部精采纷呈的长篇历史小说。它的酝酿过程,经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火热斗争的洗礼,也因此作者得以开阔了眼界,写出这样的作品。这书有很大缺点,最显著的是鼓吹封建正统的忠君思想和反映小生产者意识的“义气”。在明初的政治条件下,这书同《水浒传》都是很难流传的。一直到了十六世纪前半叶,它们才得以刻版传世。
《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清初康熙年间,毛宗岗对此书又作了一些修改,这成为后来最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① 文主要参考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册第七编《明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及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有关章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
第二节施耐庵和《水浒传》
与《三国志通俗演义》同时出现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又名《水浒忠义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文学巨著。关于这部书的作者,一说是施耐庵,一说是罗贯中,也有说是施耐庵编,罗贯中续。①关于施耐庵生平,历史资料记载绝少。②据《兴化县续志》载明人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和发现的《施氏家簿谱》、《施子实碑》载,说他名子实,字肇端、彦端,一说名耳,原籍苏州,后迁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生于元贞二年(1296),约于洪武三年(1370)去世。
相传施耐庵生于船家,从小就熟悉河湖港汊的水上生活。十三岁他入浒墅关(今属江苏)读私塾,十九岁中秀才,二十九岁中举人,三十五岁中进士。后来在浙江钱塘(今杭州)做官二载,因秉性耿直,与当道不合,乃悬印弃官而去,寓居苏州,与江浙儒学提举副使刘基相往还,结下深厚的情谊。③苏、杭二郡,素为繁华之府,民间演戏、说书之风颇为盛行,各地艺人丛集于此,表演历代故事;坊巷间也流传着许多生动的传说,绘声绘影,引人入胜。其中关于北宋宣和年间宋江起义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施耐庵。为了寄托自己反抗腐朽黑暗势力的叛逆情感,他决心从事长篇小说的创作,写一部反映宋江起义故事的白话小说,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赞扬农民英雄的反抗斗争。
予以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