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两河流域文明和尼罗河流域文明 远东希腊化文明的文化遗产及其历史定位(9)

2018-02-20 06: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总之,希腊化文明本质上是一个既多元又统一的混合文明。究其整体上的构成和影响而言,实际上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东地中海地区,一个是巴克特里亚地区。前者的文明传承作用显而易见,有目共睹,后者则长期湮没在历史的失忆与尘封之中。然而,正是巴克特里亚的希腊人在中亚地区和印度西北部长达约三个世纪的统治,才使得这一区域的希腊化文明在孤悬远东的困境下,能一花独放,得以延续。此地的希腊人坚持他们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坚持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但同时也在不断地调适自我,有选择地接受当地的文化,所以才能在这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创造出一个独特的以阿姆河流域为中心,囊括中亚、印度西北部的“希腊—巴克特里亚文明圈”(或曰“远东希腊化文明圈”)。生活于其中的民族,不论是外来的,还是本土的,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希腊化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的文化正是在吸收希腊化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的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希腊化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巴克特里亚是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区,同时也是希腊罗马、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的汇聚之地。远东希腊化文明的遗产及其信息正是由此传到了中国,并融入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中。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今天,远东希腊化文明的内涵及其历史定位确实值得重新审视。

注释:

①其实,对远东希腊人的研究早在18世纪就已经开始。1738年提奥菲罗斯·拜尔在圣彼得堡出版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王国史》(Theophilus Bayer,Historia Regni Graecorum Bactriani,St.Petersburg:Academia Scientiarum,1738)可以看作是滥觞之作。19世纪30年代,德国历史学家德罗伊森(J.G.Droysen)开创了希腊化史研究。此后,亚历山大对东方的征服、塞琉古王国对东方行省的控制,特别是希腊人在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先后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统治,一直是希腊化时代或希腊化世界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1909、1912年,罗林森先后出版了《巴克特里亚:从早期时代到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消失》和《巴克特里亚:一个被遗忘的帝国》(H.G.Rawlinson,Bactria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Extinction of Bactrio-Greek Rule in the Punjab,Bombay:The "Times of India" Office,1909; Bactria:The History of a Forgotten Empire,London:Probsthain &Co.,1912),对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人王国的兴衰做了系统的论述(后一部书实际上是前者的扩充版)。

1938年塔恩出版的《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人》(W.W.Tarn,The Greeks in the Bactria and Indi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the first edition,1938; the second edition,1951; the third edition,Frank Lee Holt,ed.,Chicago:Ares Publishers Inc.,1984)利用文献和最新的钱币资料,试图全面重建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人(主要是公元前二世纪前半期)的历史,将其纳入希腊化文明史的整体研究之中。此书堪称划时代之作,奠定了远东希腊化研究的基础,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参见Frank Lee Holt,"Preface," pp.i-ii;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Bactrian Studies," pp.iii-iv,in W.W.Tarn,The Greeks in the Bactria and India,1984)他的“远东”(the Farther East)包括从伊朗东部到北印度的希腊人统治之地("Introduction," in W.W.Tarn,The Greeks in the Bactria and India,1951,p.x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