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原文_垓下之战最后围住项羽_垓下之战评价(60)
石一宸将军就有这样的回忆:“况且两个地区的部队凑在一起,无论在战术技术的运用和在战斗作风等方面都各有长短,部队的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有的还互相看不惯,这样势必影响协同作战……陈老总在实际工作中,既照顾‘山头’,又要消灭‘山头’,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后来这两支部队不仅团结得好,协同作战也很好。”八师和一纵的互相学习,想来也有陈毅的煞费苦心吧。和交朋友一样,多来住,多交流,多沟通,就会有感情。过去,这算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石将军没有把话挑明,现在看是哪两支部队,也是不言而喻的。
言而总之,两支主力相互沟通是为了打仗,现在可以接开头的话茬了。这一仗就是战史上的台(儿庄)枣(庄)路反击战。第三野战军战史是这样记述的:“11月10日,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八师、鲁南军区第十师及第3军分区武装,向峄县、台儿庄一线的军整编第五十一、第二十六、第七十七、第五十九师等部发起攻击。鲁南军区第十师同时向临城、枣庄一线之军第五十二师出击。至12日战斗结束,共歼敌2900余人。”值得注意的是,战史中两次出现鲁南十师,这个师是鲁南警备八旅整编而成的,以后编为华野三纵第七师。这一仗陈毅动用了兵力5个师以上,战果虽不很大,但也是给了进犯者当头一棒,敌军被迫止步,进攻气焰有所收敛。
如果说渔沟之战,在战史中也只是寥寥数语。那么,两罗之战,我只能说是“名不见经传”了。想照本宣科都无“本”可“宣”。但粗通军事常识的人也知道,一个战役,或者说一次大战,会发生许多战事,就像是一套组合拳。八师战史上的南北罗之战,还有马兰屯等战斗就发生在台(儿)枣(庄)路反击战中。
战史总是“春秋笔法”,惜墨如金。陈毅带八师回鲁南急如星火,虽杀退敌兵,但斩获不足三千,自损恐不止此数,这不是陈毅此战的初衷吧?其实,只要看一看叶飞的*,就一目了然。
叶将军言:“中秋节后,陈老总带第八师到临沂,准备集中我一纵和第八师在鲁南打一仗,陈老总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要在鲁南打一个歼灭战的。”叶将军还说道:“由我一纵担任阻击峄县之敌的任务。鲁南第八师(三个团)担任攻歼南、北罗和马兰屯地区之敌的任务。”怎么样?明白了吧。反击战?实际上就是想打一个歼灭战,此时此刻,打一个漂亮战心情之急迫莫过于陈毅。
陈毅称八师是“头等兵团”,都说“八师是陈毅军长袖子里的小老虎”,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呢?陈老总拍板,关键时刻还是要八师再发一下虎威。他让老部下一纵打阻击,一纵即今天二十集团军,百军之杰啊!让一纵做下手,八师吃肉,陈老总对八师真是信任有加,没得说了。
第三章 两罗之战(三)
唉,陈老总对八师的战力是不是有点“高估“啊。先看一下,八师吃得是哪块“肉”。战史只提到的七十七师,七十七是整编师,要3个团“吃”1个军就不值得讨论了,具体说,被包围的是七十七师的三十七旅。冯治安部是西北军,也就是说三十七旅是杂牌军,说起杂牌军,总是有人会不屑,且慢,说该旅不强尚可,但说弱旅,我看不能这么说。这个三十七旅不说便罢,要说出来,还真是大名鼎鼎。
前面我提到过,淮海战役中有两个党的“卧底”在贾汪起义,佩剑将军何基丰、张克侠拉走两个军两万余人,其中一个军就是七十七军(整编师后又恢复为军,三十七师有部分参加起义)。这只是说这支西北军的“今身”;让人惊奇的还有这支军队的“前世”。《大刀进行曲》你总会哼几句,《大刀进行曲》唱得是二十九军长城抗战,二十九军下属两个师,其中一个就是三十七师。这样一支曾与日本人拼杀过的军队,自抗战胜利后,就屯兵台儿庄地区。在津浦路、台枣路、鲁南、鲁中战役中都与我军数度作过战,但始终不曾覆亡,最终走上光明的道路,想来也是有打鬼子积下的造化吧。
我们可以打一场快速的局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