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恩格斯高度概括总结留下了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现代社会转型与重要意义(10)

2018-01-09 01: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更为深入地说,由于“自由个人主义是西方‘自由’制度的支点,而‘自由个人的联合体’则是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制度辨认,个人观是当代意识形态争论的焦点”(72),所以,围绕着市民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人学争论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意识形态争论也就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主导话题。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异”而扭曲了它们在现代社会发展问题上的“同”。正如有学者所说:当代社会主义国家“肯定在经济、政治、广义的精神文化以及社会体制等方面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较大差距”。但如果把这种差距扭曲成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并“在意识形态中抽象化和教条化”,那就“必然会设置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认识方面的樊篱”。(73)另一方面,我们亦不能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同”而忘记它们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正如有学者所说:“尽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类概念,在今天一些人看来已不合时宜,但仍是概括当今时代本质的理论抽象,它们并没有所谓‘意识形态终结’。”(74)那种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存在根本对立因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观点,以及那种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不断“走向趋同”的观点,都是大可怀疑的。它们都没有从现代社会(现代市民社会)的历史方位出发完整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课题。

高度总结概括_马克思和恩格斯图片_恩格斯高度概括总结留下了

①[日]平田清明:《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岩波书店,1969年,第5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1、10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4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1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35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8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86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6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3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4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404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7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11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15页。

(20)吴晓明:《黑格尔法哲学与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哲学奠基》,《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03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