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中国面积最大沙漠[转载]《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五目《西汉》(5)

2018-01-21 04: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把韩信放在与匈奴作战肯定会比“韩王信”要有力的多。不过对于天下在手的刘邦来说,在用人方面对“忠诚”二字的考虑,要多于“能力”。让在楚汉战争中独挡一面的韩信,继续因为战争的原因拥兵自重,对于帝国今后的运作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帝国封建给新“韩国”的领地中,无论从位置、结构,还是历史来看,位于太原盆地北端的“晋阳”(今太原)都是当然的地缘中心。因此在刘邦最初的策封当中,晋阳城也是韩王的新都。不过韩王信却提出了异议,建议将自己的政治中心,设在大同盆地南部的“马邑”(今天山西朔州)。从战略角度来看,韩王信这种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如果你的注意力,是在中央之国内部争霸,那么晋阳城更深入核心区的位置会是优势。而如果你的敌人确定在北方时,自己的指挥中枢离对手间隔两个大的地理单元,就不是好的选择了。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大部分帝国的统治者,不会真的把自己置于最危险的地区,但作为明确为国守边的诸侯、藩镇来说,这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他们存在的价值)。

韩王信这种主动前突的做法,显然有着表忠心的成份在里面,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刘邦没有理由不接受。不过,无论是刘邦还是韩王信,都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很快,匈奴人就轻易突破了韩国的防线,将马邑重重包围(公元前201年秋)。现在,摆在韩王信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或是投降,或是战死。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很难做到慷慨赴死的。韩王信也不例外,他的选择是和匈奴人合作,并将战火引向帝国的核心区。以当时的背景来看,这并不是韩王信个人的选择。因为包括燕、代在内的北地诸侯,在背叛汉帝国之后,都选择了和匈奴人合作。在刘邦明显有意重整帝国结构的背景之下,这种出于自保而作出的选择,也是一种本能了。在之前的楚汉战争中,这些本来指望在世代交替中投机一把的诸侯们,就经常在楚、汉阵营中变化。包括韩王信,也曾经在荥阳之战时归降过项羽(后来又逃了回来)。

关于诸侯们在楚、汉相争中变换阵营,与在汉匈之间作出选择,是否有本质的区别,并不是我们需要展开讨论的。我们现在关心的是,因为韩王信的背叛,汉帝国的北方门户实际上已经被打开了。在韩王信的带领之下,匈奴人的军队轻易的穿越了天险“雁门关”,将战火烧到了晋阳。对于合作双方来说,他们的诉求并不相同。简单点说,此时的匈奴人,并没有入主中原的想法,在他们的眼中,汉地还只是一块物产丰富的猎场。与汉地反叛者的合作,能够让他们轻易的深入农耕区的腹地,去猎取更多的财富、人口;而对于那些叛乱的北地诸侯来说,他们所希望的,则是匈奴人在战略上的支撑,能够帮助他们割据对抗中央政权。

正是由于这种诉求的不同,包括韩王在内的叛乱诸侯,其实并不能指望匈奴人能够帮助他们稳定防线,割据一方。更多的时候,南下的匈奴人在劫掠得手之后往往会迅速的后撤,与汉军决战的任务,依旧要由叛乱诸侯们自己来完成。韩王信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如此。当他试图挟匈奴之力,在太原盆地以南建立防线时会发现,这些匈奴人的战力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强了。

从秦末起兵时起,就一直处在战争状态的刘邦,对韩王信叛乱的反应还是非常快的,仅仅在韩王信叛乱的第二个月,汉军主力就集结好开始北上平叛了。汉军之所以反应如果迅速,是因为这些兵力,本来是准备北上去解马邑之围的。只不过现在他们的目标,是去平叛了。然而韩王信反叛,并率军南下去稳定自己领地中原为后方,现为前线的部分时,似乎并没有影响汉军北上的计划。也就是说汉军主力并没有试图随之南下与之决战,而是快速插至忻定盆地的北部,在攻下恒山山脉南麓的重镇“霍人县“(今繁峙东)后,穿越雁门关,攻击韩都“马邑”。汉军的这种作战方式,应该是很出乎韩王信的意料的。因为按照正常方式,汉军肯定应该先解决掉突前的韩王信部,然后不断攻击前进,逐次收复失地。现在这样直接插入大同盆地的做法,等于是抄了南下叛军的后路(这种釜底抽薪的战术,是张良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