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积最大沙漠[转载]《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五目《西汉》(4)
不管东西方商路的开辟,原始功劳应该记在谁头上,河西走廊的价值都是没人能够否认的。这条在荒漠压力之下,依靠祁连山庇护而存在的绿洲带,用“咽喉要道”来形容并不为过。无论西来的商路有多少条,如果想要对接以黄土高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河西走廊都是必经之路。有了这份附加值,匈奴人进占河西走廊的理由就更加充分了。
河西走廊的具体结构(这里指的是靠祁连山麓的,狭义的走廊带),我们在历史进展到张骞通西域阶段时,会详细解读的。对于刚刚建立的汉帝国,以及已经渗透到了阴山之麓的匈奴帝国来说,河西走廊暂时不是双方博弈的焦点。这时的焦点,甚至不是赵人曾经强势渗透进的河套平原,而是大同盆地。因为当中央之国在忙于内部整合之时,匈奴人已经乘虚而入,不仅控制了阴山南北,还将势力范围渗透至了陕北高原、山西高原的北部。如何在稳定新生帝国内部结构的同时,解决北方边患,成为了刚刚登上帝国最高权力宝座的刘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附:白登之围示意图
在解读完蒙古高原和匈奴帝国基本的地缘结构后,我们要把视线拉回到阴山以南了。因为在刘邦志得意满的建立属于他的刘氏王朝之时,匈奴人已经越过了阴山,控制了整个河套地区。这里所说的河套地区,不仅包括前套、后套、西套三个水草丰美之地,以及占据河套腹地大半的鄂尔多斯高原,甚至还包括陕北高原的北部。关中平原为了防范北方威胁,所建制的最北部的重要据点——上郡的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也成为了匈奴控制区。对于匈奴人来说,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入主河套地区了。之前一次,也是在中央之国内部的博弈白热化时发生的。当时代表中央之国控制河套平原的赵国,不得不将北地边防军,作为最后的生力军,调回河北平原与秦军决战。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战胜项羽就意味着中央之国的统一的话,汉帝国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将匈奴赶出河套平原,将北方控制线推进到阴山分水岭。在那里,秦帝国以及更高的赵国,已经帮助新生的汉帝国,修筑起了一道长城。然而处在这样一个,封建制度向中央集权体系过渡的历史阶段,刘邦的帝国统一之路,注定不会那么平坦。在感觉到自己有可能成为统一的牺牲品时,绝大部分在灭秦、楚汉战争中封建为王的“诸侯”,都先后叛乱了。这其中,甚至包括最先投入刘邦阵营的诸侯王——韩王信。
韩王信的叛乱,多少让人感觉到有些意外。这个因血统原因,而勉强挤入项羽封建体系的“王”,可以说是异姓诸侯中,最没有理由反对刘邦的。一开始就被项羽完全架空的尴尬地位,使得韩王信在整个楚汉战争中,都忠实的服务于刘邦阵营。如果刘邦重拾封建制度的话,韩王信所治的“韩国”,很有可能是刘氏封建体系,最坚定的拥护者。很可惜,尽管刘邦个人并不认为,象秦帝国那样用“休克疗法”,用强制手段,一下子把诸侯割据的中央之国,跃进到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是治国的好办法,但他却从周人那里,认识到血统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汉帝国可以给封建诸侯留下一席之地,但帝国的腹地,一定要掌握在中央政权,或者刘姓诸侯手中。以韩地的位置,无疑是绝不能留给外人的。哪怕这个“外人”在忠诚度方面暂时并无问题,能力方面看,似乎也不足以为害。
既然刘邦准备把韩地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那么就必须为这位“韩王”找一个新的封建之地了。如果按照战国时代的地缘标签来划分,新“韩国”的选址是在赵地之上。不过这里所说的“赵”地,并非是赵国后来的核心地区——河北平原,而是山西高原北部。简单点说,就是河东之地以北的太原、忻定、大同三盆地。
尽管后世有人认为,将韩王信迁地建国,意味着刘邦对他的不信任,但结合当时刘邦决定压缩异姓诸侯空间的大背景来看,这种安排并不能算是针对韩王信的。相反,在刘邦吸取项羽的教训,将帝国的核心板块定位于黄土高原之上时,将韩王信放在与自己的北边,直接拱卫帝国的核心,其实是一种信任了。这意味着刘邦把帝国的北大门,交给了异地重生的“韩国”。从韩王信所受封的位置来看,他的战略任务无疑是用来防御匈奴的。鉴于匈奴的强大,很多朋友在遗憾,如果把另一位兵圣级别的“韩信”(韩王信亦称“韩信”,只是为了区别我们所熟知的韩信,史家方在其间加一“王”字),放在北方藩屏的话,汉帝国是否会更有机会,早一天打败匈奴。
这是一个负责人的媒体该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