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转载]因果就是反弹力量(10)

2019-07-08 16:1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骨肉忿争。

父子兄弟骨肉至亲,在忿怒的争吵。

●男不忠良。

男的不忠厚善良。

●女不柔顺。

女的不温柔和顺。

●不和其室。

丈夫与妻子不和。

●不敬其夫。

妻子不尊敬丈夫。

●每好矜夸。

每每喜欢骄傲自夸。

●常行妒忌。

经常争宠妒忌。

●无行于妻子。

丈夫对待妻子不义不慈。

●失礼于舅姑。

媳妇对待公婆,不孝顺不恭敬。

●轻慢先灵。

轻视怠慢祖先之灵。

●违逆上命。

违背了上面的命令。

●作为无益。

所作所为对自己毫无益处。

●怀挟外心。

暗中怀藏着外心。

●自咒咒他。

自己诅咒自己,而又诅咒他人。

●偏憎偏爱。

所憎所爱,有了偏差。

●越井越灶。

跨越了井灶。

●跳食跳人。

跳过食物和跳过人的身体。

●损子堕胎。

损害已经生下来的小孩,堕掉仍在胎中的胎儿。

●行多隐僻。

行为多是不光明不正大。

●晦腊歌舞。

在晦腊之日,唱歌跳舞演戏。

●朔旦号怒。

在每月初一和每天清晨的时候,大声的呼号,忿怒的叫骂。

●对北涕唾及溺。

对着北方擤鼻涕、吐痰、吐口水、小便。

●对灶吟咏及哭。

对着灶歌唱和哭泣。

●又以灶火烧香。

又用灶火来点香。

●秽柴作食。

用污秽的木柴来煮饭烧菜。

●夜起裸露。

夜间起来的时候,裸露着身体。

●八节行刑。

在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日)的日子里,执行死刑徒刑,或是对犯人用刑拷打。

●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

向流星吐口水,用手指虹霓,常常用手指着太阳、月亮、星星,用眼睛久视著太阳和月亮。

●春月燎猎。

春天的时候,焚烧山林而打猎。

●对北恶骂。

对着北方恶骂。

●无故杀龟打蛇。

无缘无故的杀乌龟打死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如前面所说种种的罪过,司命之神就会随着这个人所犯罪业的轻重,而夺除他的寿命;罪重的夺除寿命十二年,罪轻的夺除寿命一百天,一个人寿算若是夺除尽了,那么他的死期也就到了;而且死有余辜的话,就要殃及子孙了啊!

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死生 亦 大矣”( 王 羲 之 《 兰 亭 序 》 ),死 亡 本 身 就 足 以 震撼人的 灵魂,加 之 死 者或 残 命 于 枪 体 弹 雨,或 夭折 于 疾 病 疫 病,或 丧 身 于 飞 来横 祸,往 往 不能 寿终 正 寝,就更令生者感 慨 万端,悲 戚无穷。郑弘字巨郡山捻人少为乡啬夫太守第五伦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置督邮举孝廉弘师同郡何东太守焦脱楚王英谋反发觉连及贶被收捕疾病道亡妻子被繄召狱掠拷连年诸生故人惧相连及皆改姓名以逃其祸弘独旨阙上章为贶诉罪显泉觉悟即赫其家属弘躬送贶丧及妻子还乡里由是显名拜为搊令政有仁惠民称苏恳迁淮阴太守元和初拜为太慰弘前后所陈有补益王政者皆着南官以为故事弘勤行德化为随车致两角鹿方道夹毂而行得一遗箭顷有人寻弘兴之问弘所欲日常遗苦耶溪载薪为难愿且南风暮北风至今尤然俗乎郑公凤。

还有许多利用自己的威势而横取他人钱财的,也多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在计算;然而司命之神,也正在计算他的妻子和家人,以报应他的贪恶,使得罪报能够相当,若是渐渐到了恶贯满盈寿命尽了的时候,自身也就不免死丧;若是幸而罪恶稍轻,尚不至于死丧,就会有水灾火灾、盗贼偷抢、遗失器物、疾病医药、口舌官司等等许多的祸事发生,以当原来妄取他人钱财的总数。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又有冤枉而杀人的,就象换刀相杀一样啊!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凡是贪取不义之财的人,就象是去吃那屋漏水浸到的肉,去喝那鸩鸟毛浸过的酒一样;这种的漏脯鸩酒都是含有剧毒,不但不能够获得暂时的醉饱,而且死期也马上就到了啊!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这个心起了善念,善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动了吉神,跟随着护卫,希望他善行圆满而多方的赐福;或是心中起了恶念,恶虽然还没有去做,就已经感动了凶神,跟随着监察,等待他恶贯满盈而多方的降祸。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悔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若是有人曾经做过恶事,后来自己忏悔改过,并且必须要断除一切的恶事,奉行一切的善事,这样行之久久,必定就能够获得吉祥喜庆,也就是所谓的转祸为福啊!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於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印光大师法语精华——因果篇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此举世亲知亲见,谛信无疑者也。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

】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谛即真实之意,四圣谛不是辟支佛道,是罗汉道,世尊三转十二行.,示二乘人四谛法门:一、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指众生的果报完全是苦的,生老病死再加上贫病交逼,是为苦苦,就是快乐也是无常,乐坏苦生,名叫坏苦,享禅定之乐也是无常,属於行苦,是故三界中有苦苦、坏苦、行苦,是名三苦,另外还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等,众生不知苦,所以如来示苦相。 凡人已生而失生,志士未死先学死.置之生也死犹生,枉之生也生犹死. 若要知死而知生,先求知生方知死.贪生欲得生不生,怕死学个死不死. 益人死身不死心,心不死兮身必死.山河大地尽轮回,轮回又生必又死. 二三更梦原非真,千古吉人皆由死.世间物类有长生,世间人类尽学死. 总说人为万物灵,那知人仙万物死.非是天生人不生,只缘人死心未死. 心生每多凡心生,凡心生兮圣心死.心生每多人欲生,人欲生兮无理死. 心生每昏勇之仁,勇之仁昏神明死.心生每耗精气神,精气神消元阳死. 你想此时生不生,你说此时死不死.所以茫茫宇宙人,个个有生个个死. 师祖慈悲又慈悲,当头一棒明明指.教人不死要死心,心死如灰神不死. 我今仔细为斯言,却是寻常真妙理.果能涵养筑心床,神完气足快活矣.日新又新日日新,岂非神仙真种子.凡人都想得长生,长生死难难心死. 死心跳出鬼门关,做个长生永不死. --高峰山道脉三祖王源清太祖著南充云台山。鹿善继点示说:“天地间无一处没有圣人,便臭街烂巷,你只静中观万物,看他位置,其妥当处亏了谁,不止一时尽性,万万世人物都赖当初圣人过活,即圣人既往,圣人制度浸微,而到底有坏不尽的大纲。

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明:“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二者若不并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论,则上天之畀与,圣人之言论,明王之政令,诸多矛盾(如奸党荣贵、忠荩诛戮、颜渊短命、盗跖长寿等)。若知前后因果,则穷通得丧,皆我自取。纵遇逆境,不怨不尤。只惭己德之未孚,不见人天之或失。乐天知命,无往而不自在逍遥也。

(《增广文钞卷三·绍兴何阆仙家庆图序》)

依“序题门”中大师的解释,此前“依心起于胜行,门余八万四千”是圣道门,但此圣道门“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明,虽可教益多门,凡惑无由遍揽”,因而有必要开净土门,以救度障重难悟的众生,由此一门遍揽凡惑。欲求生西方而免轮回之苦者,又何敢造杀业乎。就是因为过去起了惑、造了业,由这个惑与业招集未来的苦果,过去的惑业招集今生的苦果。

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tuán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jiao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一拜)。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如《瑜伽师地论》卷43 说这样:【能速圆满广大无上妙智资粮,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因果一法,儒教亦极注重。故孔子赞周易,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末后则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

轮回理论源于生命的世代轮转传承启发,而三世因果中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故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至来世(《正法念处经》卷七之偈曰:“非异人作恶,异人受苦报。盖如来所宣说无量妙法,皆是以大悲、大智,依众生根机,方便引摄,皆令入无上菩提之行,即所谓:“一切法皆为一佛乘故”可怜众生愚昧,闻说妙法,不自修行,乃依我执我见,大起诤斗,因而谤法、破法、讥毁正法者,所在多有。儒家因为采取家庭本位的立场,基本上只是考虑现世的幸福,所以常常缺乏一种众生按照三世因果的规律在六道中轮回的恢弘视野,既难以理解每个众生要独自面对业果的处境,也难以体会众生一体的菩萨慈悲。

(《文钞续编下·婺源县内成立佛光分社发隐(民国二十二年)》)

二、因果规律的含义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利用共振现象做的好事,功德圆满,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奔驰。

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作善获殃,无有因果。从兹退悔初心,反谤佛法。岂知报通三世,转变由心之奥旨乎。报通三世者,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谓之现报。今生作善恶,来生获福获殃,谓之生报。今生作善作恶,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万生,或至无量无边劫后,方受福受殃者,谓之后报。后报则迟早不定。凡所作业,决无不报者。

转变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其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诵经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由是之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与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堕地狱长劫受苦之业,即便消灭,尚复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金刚经》所谓“若有人受持此经,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转变由心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