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本主义革命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读后感10篇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一本由马克思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50元,页数:1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读后感(一):雾月十八日:概述、纠偏和观感
1. 之前放的课程笔记,最近复习中文版,用中文重写了一遍,增补了一些段落。 2. 我尽可能让论述贴近当代政治的语言,试图在时代差别之外反映马克思的着眼点与当代一般政论的区别,同时也反映马的方法与通常理解的阶级分析法的区别。 3. 《雾月十八日》是分析个案的方法而非分析历史的方法。 ===== 从今天的社会科学语言来说,马克思的论述至少包含了四个层次,抽象程度依次提高:(1)政治家的个人行动;(2)政府和议会之间的组织关系;(3)阶级利益;(4)结构性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偶然性/策略性的行动之间的互动。 马克思将他所论述的历史片段分为三个时期:二月时期(1848年2月24日到5月4日)、制宪国民议会时期(1848年5月4日到1849年5月28日、立法国民议会时期(从1849年5月28日到1851年12月2日)。二月革命是触发整个事件链中第一起相对偶然的事件,巴黎市民反对外交政策、争取选举权的抗争意外地推翻了路易·菲利普的保守政府。这一事件使得政治洗牌成为可能,不同派系都谋求主导混乱的局面。当时的主要派系有四:保皇党(秩序党)、共和党、中小资产阶级(社会民主党/山岳派)和无产阶级(工人和农民)。保皇党又分为波旁派和奥尔良派,前者主要代表大地主,后者主要代表工业或金融资产阶级,两者因为六月起义联合起来。共和党是路易·菲利普君主制的政治反对者,得以在革命后迅速掌握主导权。注意共和党人的基础是政见相同,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注意到了精英斗争的复杂性:有利争,也有义争。这些派系共同建立了临时政府。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读后感(二):转:有图更易见真相-插图全译本《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书评
很早就拜读过马克思的这部“天才的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偶然在书店看到这个图释版本,当时的心情不啻“旧友重逢”,而且眼见这位“挚友”“容光焕发”,自然立即捧回猛读一番。
我首先好奇地搜查到了主演帝国复辟“笑剧”的主角路易??波拿巴的图像,也即拿破仑三世,才发现,即便是当时欧洲最炙手可热的宫廷画家温德尔哈尔特倾力而为,路易??波拿巴的眼神还是混沌的,看来雨果所说属实,“像查理九世一样眼珠无光”。说到他的波拿巴家族的“帝三代”的身份,可以说他是幸运的,这种幸运不仅仅在于波拿巴家族的沉重使命感压垮了拿破仑一世的儿子,让他得以继承拿破仑的衣钵,也在于他天生就是一个野心家,因而他可以像个“小丑”似地屡败屡战,1840年,当他在布洛涅发动兵变未果,被关进坚固的哈姆要塞时(可以从插图中看出此要塞的坚固),他仍然蠢蠢欲动,在写完了企图唤醒法国人心中拿破仑一世的幽灵、并力图使自己冒充贫苦人们的代言人的《论消灭贫困》一书后,他将此书稿寄给了一个朋友,并附上一张短笺:“……你认为此书能否为我带来好处?”——其政治野心昭然若揭。1846年,他仅仅借助一块抗在肩上的木板(书中插图所示)便在大白天守卫眼前逃出了哈姆要塞,实在有点匪夷所思,当然关于他的更令人大跌眼镜的事件还很多。
书中的插图及图说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有一张图片是二月革命爆发时拉马丁在市政厅前的讲话,可观察到法国当时的社会背景,真的是风起云涌,继1830年的七月革命后,仅仅过了18年,困苦的普通民众和被压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联合在一起举行了二月革命,所以这是一次用浪漫诗人拉马丁的华丽辞藻来形容都不为过的“超阶级”革命,整个欧洲都被感染得杀声震天。从此书中二月革命临时政府成员“大合照”就可以窥得,在这次革命中,资产阶级共和派、民主派、社会主义者团结一致是历史事实。然而之后的法国革命,就如马克思所表达的:革命沿着下降的路线前进。
苍蝇也是要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