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于中国文化_士与中国文化在线阅读_士与中国文化txt下载(5)
2.提高了商品的文化品位
方用彬本人或四处请人,多半请知名人士,在扇子等文化用品上题诗作画和钤章,或直接名人高士题作的诗集画册,等等。对自己的卖品如此精细地加以人文粉饰,无疑是为了抬高商品的品位,使其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都大大胜于一般。但作为一个商人,他显然也有为获得更丰厚利润的动机。从用彬能诗善画的同乡吴万春信中得知,用彬还出售朱曰藩等名人之字,吴说:
兄携来射皮字并姬水字五张,不识其价几何?望赐示。(注:《手札七百通考释》金册《吴万春》,第597页,据陈先生考证,射皮为朱曰藩,姬水似指黄姬水。)
对于两知名人士的墨迹谈数论价,分明是将此作为名贵商品,售于识货之人,从而摄取高额利润。
3.推动了文化市场交易
经常有顾客持书画或工艺品到方用彬铺子求当,如方大汶手札中说:
海云画二幅,内一幅抵换绿绢,一幅烦当银壹两……(注:《手札七百通考释》火册八○《方大汶》,第968页。)
俞嘉訒以手卷一个、马尾帽一顶及弓箭等向方用彬乞当银子若干(注:《手札七百通考释》火册六五《俞嘉訒》,第953页。)。汪弘泽持画卷来问价,说是:
近一相厚者以画卷托为雠易,且不欲售敝里诸家,我以公高人,又擅一时赏鉴,故尔奉去。价请尊裁……(注:《手札七百通考释》金册一二二《汪弘泽》,第685—686页。)
汪道昆族弟道会,极喜把玩、收藏文物古器,很可能也经营这类买卖,他时常请用彬鉴赏物品,在信中他邀用彬说:
近得一研(砚),大是世间希有之物,何日来一鉴赏也?(注:《手札七百通考释》金册七四《汪道会》,第612页。)
由此可见,方用彬必定是鉴别文化用品真伪、优劣的行家里手。他能凭借自己对文物古器质地、形状、风格、款式等的实物现状与历史源流的透彻了解,或以其对古今一些书画家个人画风、书品等背景资料和专门知识的娴熟,外加长期积累的文化商品交易的丰富实践经验,对货物进行准确判断和鉴定。通过鉴定,这些物品方能取得较合理交易。他在这方面之造诣,不仅对本家生意有所裨益,而且对当地市场的文化交易也有一定推动力。
4.在市场确立了本人的尊崇地位
正因为方用彬熟识文化市场,所以同伴友人购置物品,常请他作参谋或指导。田艺蘅“买素册叶,烦公指南”(注:《手札七百通考释》月册一○《田艺蘅》,第299—300页。)。陈筌说:
敝县张父母命生为买《史记》二部,或题评、或苏刻俱可……其价已在来人带上,惟望足下指引,价听裁,不敢求遍宜,惟得书惠下感感……其书如铺中未有,烦于相知者多方一觅之尤感感。(注:《手札七百能考释》木册五七《陈筌》,第789页。)
吴守淮连“小价入市籴米、铸镜、买席”都“烦尊使指引”(注:《手札七百通考释》金册七二《吴守淮》,第605页。)。吴维城谋教馆,也请用彬“多方为生一图”(注:《手札七百通考释》金册三一《吴维城》,第543页。)。可见方用彬因其在文化方面的声誉,在当地市场已确立了尊崇地位。
综上所述可见,方用彬是明代后期商业与文化合一、商人与文人双兼的人物。他似可看作“士魂商才”之典型。但是,从其频繁的文化活动和对赋诗作画等的酷爱中可见,他真正的兴趣在文事,在潜意识里,重文胜于从商。充其量,他只是一个以商治生而实则以文度日之人。作为一个商贾,方用彬将许多金钱、精力和时间用于文化活动,有时出游时间达数月之久,置办礼仪耗费巨大。交游是各种活动中化费金钱最大的一项,因而其族叔方弘静评价他说:“余侄用彬好游,家故饶也,而以游贫。”(注:方弘静:《题黎秘书书陶诗册后》,《素园存稿》卷一八,转引于《七百通手札考释》卷首,第11页。)交游使他最终走向贫困,以致不能发展商业。重文,也使他的儿孙重蹈其覆辙,谋得个把诸生后,科举上无所进取,更毋谈振兴商业之事,以致使家业败落。
限制条件可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