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于中国文化_士与中国文化在线阅读_士与中国文化txt下载(2)
明代儒贾关系,讨论已经较为圆熟,但商人与文人关系,商人为何、如何转向于文,学者虽有所涉及,却尚未深究。《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一书的出版,刚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具有丰富细致资料的个案,七百通信件之得主——方用彬,正是商人与文人双兼的典型人物。从他出发,推而广之,对明代后期商贾及其子弟文人化问题作些探讨,或可窥视当时商人的另一面相,以及商贾队伍的变化与晚明商业、社会文化等的关系。
当然,我们也无意以一点或一些点来概括商人全貌,只是希望通过对某些个案的深入探讨,多侧面地来考察商人,更透彻地剖析当时商人与文化关系。为叙述方便,本文只限于江南区域(注:这里“江南”指安徽以南地区即徽州及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范围之中。
一
明代徽州方氏亲友七百通手札,所提供的虽是方用彬其人其事的多方面碎片,但若将其串联在一起,一个文人商贾生动鲜活的生活画面即呈现眼前。士于中国文化七百通手札,经陈智超先生的精到考释,可知方用彬生于嘉靖壬寅(二十一年)八月,卒于万历戊申(三十六年)四月(公元1542—1608年),是一商人子(注:据陈智超考察环岩《方氏族谱》后的说法,“方用彬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见《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以下简称《手札七百通考释》)《方用彬及其亲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2页。)。本人与族人又共同开有店铺和典肆(有几座抑或只有一所综合性的铺子,材料没有明确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亦一活跃的铺商。
方用彬祖父辈就是商人,经其叔祖兄弟三人的合力经营,家境已很富有。到他父辈,承袭祖业,仍在淮扬一带经商,家业愈益昌盛。(注:均见《手札七百通考释·方用彬及其亲友》,第2页。)方用彬大约二十来岁,已经主管家庭经济,至迟三十多岁,即主持典铺生意(注:从方尚赟嘉靖四十三年和方大治(大治死于万历六年)的信、吴守淮万历三年至六年的帐目中得知,他们在用彬二十三岁后就与之有借贷关系,当然,前者可能只是私人借债,后二者应该是典铺贷款或有其他商业行为了。见《手札七百通考释》火册一一八《方尚赟》,第1011页;火册三一《方大治》,第901页;火册一一四《吴守淮》,第1008页。)。五十出头,其店肆颇成规模(注:被人称为“宝店”、“宝肆”等等,见《手札七百通考释》火册一八《许沆》(第889页)等信。)。除典当外,又销售墨、砚、香、笺等文化商品(注:《手札七百通考释》月册六二《赵敦夫》、《佘翔》、金册一三○《程本中》等信,第394、396、696页。)。
在这样一个富商家庭,尊长给用彬一代子孙取名用文、用彬、用义、用仁、用俊、用仕等,故而方用彬与其他堂兄弟一样,来到人世伊始,就被寄予了成就文才的希冀。以后他不孚厚望,朝着父辈为他设置的既定目标施展人生。
方用彬二十多岁,已在诗学上略显才华。经朋友之叔介绍,他结识了长期为官、暂时家居的乡里大人物,即当时的文坛领袖汪道昆,道昆对用彬颇为赏识,劝其“折节为儒”。用彬说:
用彬不敏,又恶能儒?籍使纷如为世儒,世儒安足为也。今少主即位……诚愿从先生往受业成均,进而窃睹万乘之尊,百官之富,郊庙朝会之典,公车召对之仪,退而治博士诸家之言,友天下之士,于余小子足矣……用彬不敏,夫子顾策之舍业为诸生。乃今得从胄子相,幸矣。(注:汪道昆:《太函集》卷三《赠方生序》,录于《手札七百通考释》卷首。)
初出茅庐的方用彬(注:此事发生在汪道昆第一次家居时,即嘉靖四十五年稍后,时方用彬二十五岁开外。)已流露出不甘于世儒,想为人上人,当大僚,或在天地间广交朋友,做自在人之意愿。也正是汪道昆,将他引领进了文事之门。汪还主动为他讲解学问,用彬成为道昆一门生。以后他一直在汪的引导和影响下行事。
死亡和无政府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