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政府和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港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港北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三(3)

2018-02-08 10: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2.科学合理引导群众就医需求。遵循医学科学规律,合理引导群众首诊需求,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广泛推行基于病种的分级诊疗模式,提高基层首诊率。结合实际制定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对于超出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约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意上转病人。加快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上级医院对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鼓励上级医院出具药物治疗方案,在下级医院或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治疗。对危急重症患者、手术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之间顺畅转诊。

3.健全促进分级诊疗的运行新机制。坚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的原则,对没有按照转诊程序就医的,适当降低医保支付比例。实行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政策,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合理引导就医流向。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的激励。完善财政补偿政策,建立与服务数量、质量、分级诊疗目标相适应的财政补偿机制。

4.完善区域卫生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和规范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管理、服务项目价格和费用纳入医保报销等政策制度,促进县级医院普遍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整合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依托现有机构,推进区域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带动医疗服务区域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实现同级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5.建立健全签约服务制度。以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为重点人群,逐步将签约对象扩展到普通人群。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 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完善签约服务模式,在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或乡村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增加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共同组成签约团队,扩大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探索提供差异化服务、分类签约、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形式,满足居民多层次服务需求。建立健全签约服务激励约束机制,签约服务费主要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付费和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等渠道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分配向承担签约服务的临床一线人员倾斜。

6.完善基层管理和运行机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落实人事、经营、分配等方面自主权。巩固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管理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对于运行能力较弱、地广人稀和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经济性支出的差额部分,在核定任务、核定支出、绩效考核后由政府统筹财力予以足额安排。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机构负责人绩效评价机制,对机构负责人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其他人员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内容。政府和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我国预算管理基本原则_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来源_政府和单位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7.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建立健全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卫生)院校(含中医药院校)接受医学非学历教育,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到2020年,农村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乡村医生,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加强乡村医生管理,严格乡村医生执业准入。完善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逐步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