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委员会 全球治理领导权问题与中国的角色定位(9)

2017-12-25 20: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41~344页。

②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7~250页。

③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北京:长征出版社,2011年,第292页。

④吉尔平引述了卡尔、布尔、福尔克、贝尔茨等学者在国际威望或权威方面的论述。参见,[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邓正来、乔娅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7~41页。

⑤John Boli and George M.Thomas,Constructing World Culture: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Since 1875,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273; Ian Hurd,"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pring 1999,pp.379-385,参见《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第312页。

⑥[英]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第212、213页。

⑦[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宋新宁、杜建平译,邓正来、乔娅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⑧张伯里主编:《当代世界经济》,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年,第211、221、229~230页。

⑨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政治体制改革基本原则_中国2018政治体制改革_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委员会

⑩郭树勇:《大国成长的逻辑:西方大国成功崛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19世纪3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俄国等国都采取了不同的对外政策来解决经济危机。如果把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看成全球化的结果的话,从某种意义讲,这些不同的对外政策也可视为对全球化的管理,即为全球治理的一种做法。当然,这种全球治理不是由综合性的国际组织来倡导的,持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会指责敌对国家的“全球治理”政策的非正当性,而竭力维护自己的全球治理措施的正当性。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委员会蒂莫西·斯奈德就曾指出,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是对于全球化的一种反应。这显然是站在他自己的政治立场上表达的学术观点。参见,Timothy Snyder,On Tyranny,Twenty Lessons from the Twentieth Germany,Tim Duggan Books,2017,p.12。

(12)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编:《全球趋势2030:变换的世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译,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年,第9、18~20页。

(13)《全球趋势2030:变换的世界》,第96、97页。

(14)[加]温迪·道伯森:《亚洲新势力——2030: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赵长一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第196、197页。

(15)《全球趋势2030:变换的世界》,第46、163~164页。

(16)George Modelski,ed.Exploring Long Cycles,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87,pp.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