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孟子长于什么 [转载]莲池大师《竹窗三笔》选讲4(8)

2018-01-11 15:0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一个人的智慧境界,在他的著作文字里面,会表现得非常清楚,智者和艺术家一样,都是靠其作品说话。所以一个人如果说庄子和佛相等、和老子相等,从此就可以看出,这个人道、佛、儒都没有搞通。如果一个人说孟子和佛、和孔子相等,那么他儒学也没有通。孟子和孔子,相比还差得远。当然孔子和老子相比,那又差得很远。孔孟当然都是外道里面的圣贤,但是,老子可以算是内道,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说明:

【心得】

【以耳听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读而得者之广也。以目看读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极其广也。以心为君、以目为臣、以耳为佐使,可也。用目当心,斯下矣。用耳当目,又下之下矣!】

【以耳听而受得,不如以目看而得之广】,从耳朵听别人讲学习,不如用眼睛看而得的广。靠双耳听,则接触的人少,用眼睛阅读,则佛经祖论里无数古佛菩萨的教诲,都可兼收并蓄,自然宽广得多了。【以目看读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极其广也】,用眼睛看到而得,不如自己的心开悟从佛性中得到的更深广。因为若心不悟,则眼睛看到的许多文字还是无法理解,大量重要内容,会被视而不见而挂一漏万的。这里还包括开悟的菩萨,有些会得到“空军”加持,从而获得许多极重要的信息,远胜只读文字者。

附录:

(虚云菩萨受难后)次日早晨,忽听老和尚微微呻吟,并睁开眼睛。侍者见师还活着,十分惊喜,立即扶师起坐,并告以入定已八日整。老和尚答道:“我觉才数分钟而已。”令侍者法云执笔记录,乃从容叙说神游兜率天之事。

师言曰:“余顷梦至兜率内院,庄严瑰丽,非世间有。见弥勒菩萨,在座上说法,听者至众。其中有十余人系宿识者,即江西海会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镜法师、歧山恒志公、百岁宫宝悟和尚、宝华山圣心和尚、读体律师、金山观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东边头序第三空位。阿难尊者当维那,与余座靠近。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未竟,弥勒指谓余曰:‘你回去。’余曰:‘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了。’弥勒曰:‘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并示偈曰:

识智何分,波水一个,

莫昧瓶盆,金无厚薄。

性量三三,麻绳蜗角,

疑成弓影,病惟去惑。

凡身梦宅,幻无所著,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镜鉴森罗,

空花凡圣,善恶安乐。

悲愿渡生,梦境斯作,

劫业当头,警惕普觉。

苦海慈航,毋生退却,

莲开泥水,端坐佛陀。”

虚云和尚梦游兜率天亲见弥勒菩萨,并与阿难等共同听弥勒菩萨讲经。弥勒菩萨认为,虚云老和尚在世间度化众生的任务尚未完成,于是劝他返回娑婆,完成度生任务之后再往生兜率净土。令人回味悠长的是弥勒菩萨开示虚云老和尚的偈语。弥勒菩萨在偈语中讲述了唯识深意;告诉虚云老和尚去除各种迷惑烦恼的具体方法;弥勒菩萨还告诉虚云和尚在世间要发大愿、忍大辱,广度有情众生,即使历经各种磨难仍然不要退却,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往生兜率净土。

【以心为君】,这心是指我们的佛性,修行的关键依靠,【以目为臣、以耳为佐使,可也】,这样排列才可以。【用目当心,斯下矣】,看见什么就轻易相信,属于下等,比如台湾印顺就是如此,心不悟会被自己眼睛骗,看到“心即是佛,是心作佛”之类的文字,就愣说“禅宗就是真常唯心论”,这就是拿眼睛当心,被自己眼睛给骗了,道眼不明,所谓瞎汉,睁眼瞎子。

【以耳当目,又下之下矣】,拿耳朵当眼睛,就更差了,也就是听到别人说是非,就会被牵着走,这种人最迷惑。还有只靠耳朵学习,只听自己遇到的一些人讲,从来不读经论,正如李弘志、义云高之类邪教信众粉丝,只听其教主瞎讲,只读邪教主一人的书,其它佛教经论一概拒绝接触,这样的痴人,不被魔困杀,才怪呢。所有邪师魔师,都有这个共同的特征——唯我独尊,就是只允许信众粉丝读自己的书、听自己的瞎说,绝不允许去接触其它佛法经论,对于这种人,应当速速远离,珍惜自己难得的人身和慧命。

真正的菩萨,是用佛性控制六根,善用六根而不被六根功能的有限性给蒙蔽欺骗,善用六根而离相,这就是所谓“无眼耳鼻舌身意”,或曰“六根清净”“六根门头放光”,即相而离相。我们有一个网友用的网名叫“不昧思维”,挺好的,善用大脑思维“不断百思想”,而又不被大脑思维的有限性所骗。实际上也就是牛头法融禅师讲的,用心恰恰无心,无心恰恰用心。孟子长于什么所以菩萨是用佛性去控制六根,而不被六根所骗。而没有开悟的人,就会被六根骗,《西游记》里就说六根是“六贼”,凡夫的六根就是六贼,专门欺骗遮蔽佛性引导主人不断继续入轮回去受苦。而菩萨会用六根而不被六根骗,六根就被变成传播佛法、救度众生的宝贝工具,六根就变成六宝。所以菩萨的肉身,就变成了那白色的大象、诸佛坐骑。因为菩萨无心,无我,故堪作佛的坐骑,用我们的身体去承担佛法,救度众生,六根都是宝,菩萨的六根是六宝。所以,要善用我们的佛性,不要被我们的感官大脑所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