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耶稣会士来华历史意义_耶稣会来华传教的过程_耶稣会士来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

2017-03-01 04: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纵然瞿太素在皈依教以后曾对过去信奉道、佛教深自忏悔, 但在我们看来, 也许正是炽热的宗教情感及其长期体验, 为瞿太素最终皈依教作了必要的铺垫。例如, 瞿太素对道、佛家执着的宗教热情, 使他把原来儒家只关心现世社会的兴趣, 引向追求身后得道成仙、灵魂永生的境界中去, 这不啻为教信仰进行精神的操练。又如, 通过对道家崇尚自然的认同及炼金术的实验, 瞿太素摒弃了儒家“避而不谈自然界和对自然界的研究”的陋习42,从而为他迅速地接受并传扬利玛窦所带来的“西学” 准备了良好的条件。更何况在西方教与东方佛教之间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 也有相类似或互补的一面43。

瞿太素驳杂的宗教信仰及其长期的精神操练, 固然为他接受教作了有力的铺垫。然而, 真正由一个泛神论者变为一神论者, 由主张多妻制到实行一妻制, 由一个无所约束的同情者而成为接受严格诫律的宗教教育家, 这种发生在瞿太素身上的洗心革面的思想变化, 并非一蹴而就, 它是在经过十五、六年的犹豫和摇摆之后, 才最终实现的。

瞿太素对教产生兴趣, 出自利玛窦的诱导。在韶州期间, 讨论教义成为他们

“日常生活的部分话题”。在交谈中, 利玛窦发现瞿太素不仅专心聆听有关《教理问答》的讲解, 还随手记有心得笔记, 写下请求神父解答的疑难问题。据说, 这“都是些最难的问题, 是神学研究中纠缠不清的死疙瘩”。随着这些宗教神学的疑难问题一一为传教士所解答, 瞿太素对利玛窦的信任及教义的理解便愈益加深。当利玛窦为瞿太素那种对待宗教特有的悟性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而赞叹不已的时候, 他以为瞿太素已经“接受了真理的光明并且愿意接受信仰”。然而, 作为一种精神得救的学问进行认真的探讨是一回事, 抛弃习俗接受诫律使身心完全皈依新宗教则是另一回事。从不久瞿太素入教所遇到的困难中, 我们可以看到, 当时瞿太素的思想状况基本上还停留在进行学术探讨的境界。

自妻子死后, 瞿太素一直同妾生活在一起。因为两人社会地位悬殊, 和习俗都不允许将她收为正房。而教“领洗之规, 首遵十诫, 诫中一严邪淫, 第一夫妇为正, 毋二色也”4以故,“娶妾者有罪”45 。又瞿太素虽然领略了教义,却并没有放弃对中国鬼神的崇拜。

他甚至在中年由道家信仰转而追随佛教, 准备撰写一部足以同他那仇隙甚深的兄长汝稷十分闻名的释家著作《指月录》相颉颃的佛门典籍。这正触犯了《十诫》关于“诚心奉敬一天主,不可祭拜别等神像” , “及诸鬼神” 的大忌46 。此外, 瞿太素那种四处飘泊寄人篱下, 通过私下替人说好话而得到馈赠的并不光彩的流浪汉生活方式, 也有违于教劝人固守本业与人行善的教导。自此之后, 一方面, 瞿太素承认“他很赞赏教的真理和它的圣洁” , “确信除非成为徒, 就没有别的道路可以进入天国” , 而唯有传教士能向人们“指点通往天堂和永恒希望的真正途径”47 。另一方面, 却不愿抛弃中国传统的泛神论信仰、多妻制习俗和那有利可图的流浪汉生活。一方面, 为了回报“神父们的言行都对他表现出(的) 真诚的感情” , 瞿太素替传教事业奔走呼号, 不遗余力。另一方面, 却宁愿做一个无拘无束的赞助人, 而不是将灵魂得救跟教条束缚紧密联系起来的皈依者。这样一来, “在正反两方面都具有吸引他的影响之下, 他继续左右摇摆, 总是拿不定一个主意”48 。此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605年, 才有了根本性变化。

这一年, 瞿太素从苏州来到南京, 遇到了曾在韶卅即已相识并一直是知心朋友的中国籍修士黄明沙。“黄明沙修士发现他的朋友经过多年的犹豫不决之后, 现在仍然是个异, 就凭着交情痛骂了瞿太素一顿, 骂他不肯放弃他那种流浪汉的生活方式并且仍然坚持他那顽固的方式对抗上帝的恩惠。” 这一当头棒喝, 显然深深地触动了瞿太素。使他不再到处寻找借口开脱自己, 而是怀着真诚悔过的心情, 重新阅读教义并且反复进行分析比较, 决心服从上帝的律法, 通过领洗而成为。于是, 他的第一步便是与他那同居多年的妾正式结婚。然后, 他将家里供奉的全部偶像及收藏的有关书籍送到教堂付之一炬, 以示同过去的偶像崇拜一刀两断。在1605年(万历三十三年) 3月16日领洗入教的仪式上, 瞿太素还当众朗读了他的《信仰声明》。痛陈对过去偶像崇拜的忏悔, 表示服从上帝律法的决心, 并希望通过他的宣传使中国同胞都能知道并归顺上帝。最后, 瞿太素结束了四海漂泊的流浪生涯, 成为对中国学生进行启蒙的宗教教育家。利玛窦称“已皈信的教师依纳爵(瞿太素受洗的教名) 是个得力的帮手” , “到他那里来的学生, 不仅教以文化而且还有教教义… …他们学到了关于教主要真理的解说”。不难想像, 这个被誉为皈依教的“光辉的榜样” , 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正如利玛窦所说: “异们看到依纳爵对偶像崇拜捍卫了那么多年之后也摒弃了它, 因而也对教深表钦佩。”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