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读音 穷究“券”字渊源,深挖证券、信用及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兼谈区块(4)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对“章”的金文字形进行了解析(章字无甲骨字形)。章字的金文字形是加上“防伪标记”的契齿文。书契的契齿文实质是数字,指代标的财产的价值。在刻写契齿文时,是按从上往下的顺序,即从上往下刻画横线,这也是后来甲骨文以及中国传统文字书写的顺序。当书契签订以后,左右契分开,债务人持左契,债权人持右契。为防止有人在书契下方的空白处继续刻写,以作弊。于是就在最后一根横线上画一个圆圈。“章”字就是已经刻写完成,并且在最后一根横线上已经加刻圆圈的一对书契的契齿文的呈现。
即便是现在,在中国的合同签订中依然保留了加盖骑缝章的习惯。骑缝章最初的形态就是在木质书契中最后一根横线上所加刻的圆圈。章字中间的竖线是并排放置的一对书契的分界线,分开以后,契齿文和圆圈就被平分为两半,每只书契中的契齿文都是完整横线组的一半,所加刻的圆圈也只有一个半圆。日后相合时,契齿文和圆圈都完全重合时,才是真正的“合同”。
因此,章字实质就是书契文,可以指代书契,但是,更强调其加密性。这样以来“章”字的核心含义就是标记。同时,由于“章”字是在契齿文最后一根横线上做标记,表示书契文的完结、终止,所以“章”字也有结束、完结之意,这就是“章节”的“章”,“乐章”的“章”。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指出,书契从材质上看,在中国的上古史几次重大变化。第一次重大变化就是开始用玉石作为书契的材料,这导致玉质书契的出现。的读音玉质书契就是所谓的玉礼器、玉器。那么章因而也有“木章”、“玉璋”之分。“章”的最初形态是木章,即木质书契,“玉章”即“璋”,是随着玉质书契的而出现的。在书契这个本章上看,“璋”字就是玉质书契的统称,所有的玉礼器都可称为“璋”。
因此,“ 祭”、“祼祭”中的“秉璋以祭 ”,实质就是“秉书契以祭”,把书契当成祭品去献给神。这就是祭祀的书契化,也是祭祀的“礼”化或“理”化。“礼”的本字是“豊”,无论是甲骨文“豊”,还是金文“理”,其字形的关键结构都是双排契齿文,这是书契的另一个符号标志,因此,“礼”和“理”和内核都是书契,在书契意义上,“礼”和“理”是同一的。在这个意义上,才能真正理解为何《礼记》说“礼者,理也”。“礼”和“理”的发音也万全相同,可以认为,两者同源。
以木质书契作为祭品是“ 祭”、“祼祭”的第一个阶段,以玉质书契作为祭品是“ 祭”、“祼祭”的第二个阶段,以酒作为祭品是“ 祭”、“祼祭”第三个阶段。依据“ 祭”、“祼祭”的有无和形态,中国历史可以分为四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祭祀时代,这是至少10000年前至5500年前之间的中国,也是纯正的书契时代。第二阶段是以木质书契作为祭品的“ 祭”、“祼祭”时代,第三个阶段是以玉质书契作为祭品的“ 祭”、“祼祭”时代,第四个阶段是以酒为祭品的“ 祭”、“祼祭”时代。
三
中国是一个同化能力很强的文明已众所周知,当中国同化外来文明的古老性却超越现代知识的理解能力。中国所同化的第一个外来文明就是来自古两河埃及的多神教祭祀文明。现代人对中国文明的最大误解之一是,把5000年前当成中国文明的起点,事实上,这不是中国文明的起点,而是中国文明开始遭遇外来文明冲击和影响的起点,是中国文明开始同化和改造外来文明的起点。传统文献说的很清楚,中国文明起与伏羲时代,至少在10000年前。
中国文明对多神教祭祀文明的同化和改造,不仅在整部中国文明史中具备中轴、中转地位,更是在整部人类文明中具备轴心地位,不理解这一点,不仅无法准确理解中国文明,更无法准确理解中国之外的西方文明,无法准确理解整部人类文明。
中国文明对多神教祭祀文明的同化和改造,就是用中国所固有的书契文化去同化和改造外来的祭祀文化,就是让多神教祭祀文化书契化,其直接与核心体现就是“ 祭”或“祼祭”的形成。“ 祭”或“祼祭”实质就是书契祭,即以书契作为祭祀神灵的祭品。支撑书契的并非外在的书契技术和机制,而是人内在的诚信和道义,书契关系的实质是诚信和道义关系。以书契作为祭品,实质是以诚信和道义作为祭品,即以“德”作为祭品。
烊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