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细胞膜结构图 布鲁斯·H·利普顿的《信念的力量》(16)

2018-01-14 18: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1] 奥古斯特·魏斯曼(AugustWeismann,1834—1914),德国动物学家,他发现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第5节

走细胞走过的路

在医学院教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术环境中的医科学生竞争意识更强,且比律师更擅于勾心斗角。他们在争取成为“最适合”一员的过程中实践着达尔文理论中的竞争,经过四年困难重重的医学院学习之后,筋疲力尽地毕业。心无旁骛地追求优秀成绩,而无视周围其他学生,这无疑是遵循了达尔文主义的典范,但我总觉得,对于那些努力想变成有同情心的治疗者的人,这种追求具有讽刺意味。

但在加勒比的小岛,我对医科学生的成见被颠覆了。听了我的热情号召之后,我那些不合时宜的学生不再像传统医科学生一样行动;他们放弃了适者生存的思想方法,凝成一股力量,形成一个团队,帮助他们成功度过了那一学期。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差一点的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有学生都变得更好。他们的和谐使人惊讶,同时也使观者欣慰。

最后,我们得到了意外收获:一个好莱坞电影式的快乐结局。期末考试时,我把威斯康辛大学学生必须通过的试卷原样发给我的学生。事实证明,这些“被拒收”的学生和他们在美国的“精英”同侪,在考试表现上并无二致。许多学生后来说,当他们回家后遇到读过美国医学院的同僚时,他们自豪地发现,自己比对方更熟谙统治细胞和生物生命的法则。

我的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术奇迹,我当然欣喜若狂。但多年之后,我才理解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当时我以为课程设计是关键,把人类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交叉起来是展示课程材料更好的方法。但现在,在我已经大胆提出了一些可能会被认为荒诞不经的想法后,我想,学生们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避免了他们的美国同侪的行为。他们没有模仿聪明的美国医科学生,而是模仿了聪明细胞的行为,紧密团结在一起,变得更聪明。我并未告诉学生们要以细胞生活为模式来生活,因为我仍深深浸淫在传统的科学训练中。但我喜欢这样想:我大力称赞细胞能同心协力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更复杂的、高度成功的有机体;听了我的称赞后,他们凭直觉便往那个方向走。

我那时并不知道,但我现在相信,我学生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从未停止过称赞细胞。我也一直称赞我的学生。他们必须听到他们是一流学生,才会相信自己能够表现得像一流学生一样好。我在未来的章节中将要详细讲述,许多人过着狭隘的生活。这不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过,而是因为他们自认为必须这样过。但我正在超越我自己。我只想说,我在那世外天堂呆了四个月,用一种可阐明我对细胞的想法、阐明细胞提供给人类的教训的方法来教学;因此,我已经对新生物学有相当深刻的了解。这种新生物学把基因编译和父母编译的失败主义信念弃之于地;同时被唾弃的,还有适者生存的达尔文主义。

第1节

信念打败的不只是DNA

信念的力量能有多大?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了,所以《信念的力量》这样的书名委实平淡无奇,尤其在标题党横行的年代。但,信念虽然无形,却像盐一样不可或缺,否则人生惨淡无味;在“信念”这个老话题上,只要有足够的水平和心思,也还是能说出新意,而且还能说得生动有趣,就比如布鲁斯·利普顿博士的这本书《信念的力量》。

作者布鲁斯·利普顿博士是精神学方面蜚声国际的权威,也是新生物学的领军人物,但他的个人生活却曾经是一塌糊涂,以致于他“谁都想做,就是不想做自己”。他认定,生活的不幸是因为自己缺失了某些基因。基因是天生的,天生缺失的基因无法后天获得,所以他打算“接受命运的安排”,自暴自弃。后来,由于某种机缘,他这种“基因决定论”的信念转变了。他意识到,生命活动的决定因素不是基因,而是基因之外的因素----这个全新的信念对于他个人有何意义?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我用这种认知创建的生活远远比我之前的生活更丰富、更令人满意”。布鲁斯·利普顿因信念转变而取得的成就到底有多大,远隔重洋的我们不得而知;但能够写出畅销书而且得以以中文翻译出版,这已经不是常人所能企及的。作者用自己的心路历程现身说法,证实了信念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引领人通往更成功、更充实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