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会战战役_徐州会战图片_徐州会战的视频(33)
黄口是徐州西部陇海铁路线上的第一个重镇,驻有国民党第三军第二十七师的一个连,约140人,分别部署在车站的东、西、北部:连部率一个排驻守车站的北面,一个排驻车站的东面,一个排驻车站的西面。加上黄口区队和商团武装,敌人总计约200人,近200支枪。我们仅有短枪两支,土造炸弹48枚,论武器我们处于绝对劣势。我之优势在于群众基础比较好,组织起来的骨干力量有200多人,又将其中的半数编入突击队。通过农民协会的秘密串连,可望参加暴动的工农群众有2000人。国民党黄口区队队长张永祥是共产党员,区队武装基本上掌握在我们手里。商团武装是为商界上层人士保财护院的,一般不介入政治斗争。另外,我们还串连了一部分有战斗胆识的流氓无产者参加,他们拥有一些枪支弹药。经过充分的研究,战斗方案分工到人。李祥昌、李祥龄、包继宣三人各带一队人马分别进攻敌人的三个排和连部。
7月6日上午,暴动突击队员们云集黄口,按计划潜到指定地点,其他暴动队员也佯装赶集来到黄口的街道上。上午10时,李祥龄一声令下,队员们把事先预备好的红布条系在脖子上作为标记,便向敌营房冲去。队员们趁着炸弹爆起的硝烟,边冲边喊“缴枪不杀!”车站西面敌人的一个排还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就乖乖地缴枪投降了。车站东面的一个排敌人,听到枪声后夺路逃窜,暴动队员奋起追赶,敌人逃跑不到三里路,就被暴动的群众截住,这一排敌人迫于广大群众的声威,也放下了武器。战斗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盘踞在车站北面的敌连部和一个排敌人还在负隅顽抗,并打死了几名暴动队员。李祥龄看硬攻不行,就采取了围攻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办法,找来了商会会长,让他去喊话,劝敌人投降。敌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终于挂起了白旗。敌人的一个连全部被我们俘获,黄口区队队长张永祥也带着整个区队加入了暴动队伍。
暴动领导人正准备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的主张,鼓励和教育群众加入红军,侦察员报告:敌人的增援部队开着铁甲车已由徐州方向扑来。面对这个情况,红军不得不迅速撤离战场。独立营的几百名战士,集合在黄口南面的陈河岸上,高擎着红旗,刚刚加入红军的敌连部的那个号兵,吹起了军号,队伍在嘹亮的号声中离开了黄口,准备与永堌、王寨的暴动队伍会师。第二天得知这两处没有暴动起来,队伍就在宁园休整召开大会,把地主的粮食、牲口、农具分给贫民群众。红军每到一处,都把地主豪绅的物资分给群众,焚烧田契,群众十分欢迎自己的队伍。
7月9日,队伍行军刚到曲里铺,国民党萧县警备大队就追了上来,两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由于红军队伍是刚组建起来的农民,根本不会打仗,部队伤亡数人后,队伍就混乱了,开始溃散。这时一部分流氓无产者动摇了,连长任爱斯乘机哗变,把装备最好的一个连的大部分人员拉走当土匪去了。领导人看到这种情况,进行了短暂的研究,最后决定先分散隐蔽。
黄口暴动发生后,党中央机关报《红旗》在1930年7月19日作了报道:“萧县于6日也暴动起来了,首先暴动队伍占据了该县陇海铁路路重要站黄口,解除了反动武装,分散了该站银物给贫民伤兵使用,随即联合王寨暴动队伍攻进豪绅地主的山寨收缴其枪械,焚烧田契,宣布没收地主土地给农民兵士使用……建立萧县苏维埃政权,这里是红军第十五军第一师的旗帜。”
徐海蚌总行委决定萧县暴动的同时,还决定在铜山县(今江苏徐州市铜山区)的大湖、贺村、黄集同时举行暴动,暴动部队与邳县(今江苏邳州市)的暴动队伍合并共同向铜山县发起进攻,并把暴动的队伍编成红十五军第二师,师长由军长陈资平兼任。后来,江苏省委认为,这三处距中原军事重镇徐州较近,徐州国民党的军队容易出来破坏,给暴动带来不良后果。在暴动的前夕这三处接到江苏省委的通知,暴动暂停。因此,第二师没有组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