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奥巴马医改注重预防保健_奥巴马医改内容_奥巴马医改中英文(7)

2016-12-13 11: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这和我们的餐饮业有相似性。我们现在狠批三公消费,要是和 1978年比,我估计现在是个天文数字。为什么过去没有这么高的三公消费?仅仅是现在的官员贪吗?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买单的市场化—市场化的餐馆,公款消费买单,费用越来越高。

玛雅:医疗不能放任于市场,那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给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什么影响?

李玲:市场经济对中国医院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大医院。只要是靠市场机制,资源一定往高端走,因为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是趋高的。如果病人把医疗服务作为商品来消费,他一定去最好的医院,看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和耗材,以一万来防万一,那么资源当然就往高精尖走。从这个机制来说,中国医院的发展确实是跨越性的。尤其是最近十几年,不要说北京的大医院,就是省级的三甲医院,配置上、技术上都赶英超美。这是市场的功劳,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科技的发展。但是费用越来越高,老百姓的负担不断加重。

另一方面,它同时掏空了基层。只要是好一点的医生,村里的被镇里拔走了,镇里的被县里拔走了,县里的被省里拔走了……基层现在奇缺合格的医生。而且在市场机制下,现在哪个大学生是往回走的?我到农村调查,一些老人讲,现在县里、乡镇,村里就更别提了,医生的水平不如七十年代,甚至不如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协和医学院的毕业生都有可能分配到县里,分到乡镇,现在根本不可能。这就是市场的力量,它使资源往上走,基层都空了。但是大量的病人是在基层,所以就必然陷入小病拖着,大病扛着,因为真正能从基层走出来看病的人是少数。

回答你的问题,市场经济对我们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某种程度上,它提高了城市人的医疗服务水平。但是医院的发展是靠掏病人的钱,而且过度医疗、用药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个代价是巨大的。它带来的结果是民怨沸腾,从八十年代改革开始,老百姓越来越感到看病贵、看病难,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总结起来,市场机制对每个医院的微观效率是非常好的,但是对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宏观效率,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玛雅:也就是说,中国前一次医改的不成功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李玲:其实前次医改并没有一个真正系统的改革,它就是一个放的过程。降低投入了,说医生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就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自己去挣钱。一开始医生是不愿意的,但是把他推下去以后,他如鱼得水,发现各种钱哗哗的就来了。当时卫生部很多人是反对的,说这样会把这个体系冲垮,毁了这支队伍。不幸被他们言中了。把医院和医生推向市场后,受到最大伤害的是这支队伍。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医生队伍中大多数人还是很好的,因为选择从医的人慈悲心怀比一般人要强,他是为人家服务嘛。但是在这种市场化的大环境中是一种逆向淘汰,老老实实坚守的人是守不住的。

玛雅:风气坏了,把人心也带坏了。

李玲:现在这支队伍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经失去了他们应有的形象,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的根源。

玛雅:前次医改失败,才有了新医改,已经搞了三年。你对新医改有何评价?对陈冯富珍的看法是否有同感?

李玲:新医改,你应该多下点笔墨来写,这三年的成绩真是了不得。它不仅仅是就医疗而医疗,解决一个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的评价是,它为我们未来的改革开启了一条新路。

这三年从 2009年开始,我从头都参与了。老实说,2009年医改方案刚出来的时候,我挺担心的,因为方案可操作性不强,背后还有利益博弈,以及官员们的糊涂认识。当时有财政部的官员说,医疗,让市场解决。奥巴马医改注重预防保健我跟他说,如果让市场解决,你第一个下岗。财政部门的钱是老百姓的税钱,是公共财政,如果连医疗这样的问题都让市场去解决,那老百姓给你交税干什么?谈到医改,他说,我们不能养人,要养事,养人他就不干活了。要是在美国,像这样的官儿第二天就得下台。凭什么不能养医生,要养你?你是不是老百姓养的?你比医生强在哪儿?他自己被老百姓养着,他一点感觉都没有,说得堂而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