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朱维铮 中国人与中国史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7)

2018-01-21 02: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恐怕最终还是要尽力回到当时那个场景中去。黄仁宇在他的著作中很喜欢讲一个故事:英国历史学家艾诗立早年痛恨克伦威尔,著书力斥其非;但晚年却又另著一本新的传记,书名是《克伦威尔之伟大》。这固然与学者自身的阅历、认识的变迁有关,但关键之处也在于克伦威尔和所有处于历史剧变时刻的大人物一样,有其矛盾多面的特征,你甚至可以说它集善恶于一身、集新旧于一身,于是无论你想要什么,几乎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

人们读历史,有时并不仅仅是为了寻求“历史真相”,或者说,他以为自己找到了“历史真相”,但其实只是为了论证自己所秉持理念的正确性,或通过把历史读出全新的意义,来为眼下的主张提供依据。中国人可能还不习惯这种“众声喧哗”的场景,而总认为历史有某个确定的、唯一的真相和意义,但那或许是不可能的。虽然书名是《告别皇帝的中国》,但书中诸多学者的主旨其实不仅在于“告别皇帝”,还有“告别革命”——不同立场的许多人都有一点共识:反思革命叙事的话语,把“反对我就是反革命”认定是辛亥革命的一个负面遗产,更反对暴力革命。

辛亥革命为什么至今仍然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而且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周恩来曾说,要为两百年前的法国革命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辛亥革命才刚过去一百年,盖棺定论恐怕就更不必着急了。对国人来说,重要的是它在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人,能呈现怎样不同的意义。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八):革命离场

看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繁体版,名为《没有皇帝的中国》。书成于2011年,有一副标“辛亥百年访谈录”,马国川采访了朱维铮、李泽厚、章开沅、袁伟时、雷颐、周有光、杨天石、萧功秦、许倬云、高全喜、余英时、刘香成12位学者,问他们对晚清新政、辛亥革命的评价,对革命和改良的态度,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理解。

一篇篇读来,虽都是名家、大家,学者的观点如此不同。不革命就宪政?革命伟大必然?这些对历史的评价与解读里都带着深深的现实忧虑。

其中最有启发的,是高全喜的观点。作为一个法学家,他对逊位诏书的解读令人印象深刻。他说,在看到革命的一面时,必须看到立宪派妥协的一面。历史的另一面才成就了我们所熟知的一面。而他对革命离场,宪政进场的分析,更有价值。

这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试图厘清那个时间点上的很多问题,但可以看到,那是理不清的。在阅读的同时,很多的话语让人不禁想去寻找更多的书和史料。这本书像一个地图,为辛亥革命的那些历史画出了路线图。然而,想要到达,还是要靠自己走。

最后,读完这本书心里满是感佩,不论这些学者立场如何,寻找国家之路始终是他们出发的起点。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九):古中国哪去了?

没读呢,不敢说。但看见这个标题突然对现今国人的状态感到极大悲哀和愤慨。之前还对晚清保守的老爷们不理解甚至鄙夷,但现在不那么认为了。到底是谁引领了现在国内脑子里垃圾又垃圾的文化。中国的唐宋遗风哪去了?中国的泱泱古风哪去了?为什么现今什么文化的东西都体现不出来了。12月份了,大街上到处Merry Chri。Merry他个脑袋。想想现在支那的状态,跟那个100多年过去的革命没关系吗?姓共的带来的伪马克si彻底混淆玷污了德国佬的原始逻辑,政治课上还居然用逻辑把马克思和必然中国恬不知耻的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朱维铮 中国人与中国史

灭了皇帝中国人连文化的根都丢了,现在,越来越不伦不类!

现在的中国早不是连拿破仑都不敢小瞧的中国了!中国强吗?看看老百姓怨天载道就知道了。中国还有值得骄傲的继承的骄傲吗?现在的我们还会继承吗?会吗?不懂也不会。NO!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十):12个版本的重读中国近代史

读的是牛津版的叫《没有皇帝中国》,一词之差差距很大。

12个访谈者对辛亥革命有12种解读,在孙中山的评价上也褒贬不一。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辛亥革命之后社会其实也只是处在一直在寻找权威的过程中。从慈禧到孙中山,从袁世凯到蒋介石。精英阶层似乎从来没有明白面对一群“乌合之众”,他们需要仅仅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激动人心的革命离生活太远,除非被逼到梁山。

从这样的大结构来看,辛亥革命只是这个过程中一个最标志性事件。它的必然性来自于政府权威性自我消解后,一瞬间树倒猢孙散的结果。

其实mao也应该算作这一进程中一部分,他的终结直到改革开放。中间这一过程中其实社会一直是向着现代化努力,但是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回环往复。

对于清末,很多观点的基本分歧在慈禧是主动选择改革还是被迫。也由此延伸出对于改革派境遇不同的理解。一个是乐观的,一个是悲观的。

关于从法理角度解读辛亥革命,传统认为的“妥协性”也恰恰体现了前后法理上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