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河南元代历史 中国灾害史研究简讯(第167 期)(9)

2018-01-11 12: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关键词】河南旱灾;平粜局;县办平粜;商办平粜;灾害赈济;

近代以来中国人灾荒观的演进及冲突——以“天谴人事”灾荒观为中心

【作者】白丽萍;

【摘要】近代以来,古老的"天谴人事"灾荒观在社会精英、普通民众中被传承,但他们的观点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受到西学影响的精英群体在对灾荒成因的认知上更趋多元,而普通民众则几乎将受传统灾荒观影响下的"祈祷上天以求晴雨"的仪式当作自身被动地应对灾荒的唯一途径,并由此造成与清末民国以来政府政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

【关键词】近代;灾荒观;天谴人事;

明清漳河水患与社会应对

【作者】郑民德;石立强;

【摘要】明清两朝漳河多次决口与改道,对河南、直隶、山东三省的民生与社会造成了巨大威胁,洪水不但使城池被毁、农田被淹、庐舍被冲,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灾民与人员伤亡。为应对水患,中央政府、区域社会采取了大量手段与措施予以应对,如施建水利工程、灾荒赈济、祭祀河神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洪患造成的危害,保障了区域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漳河;水患;社会应对;明清;

《申报》所体现的民生意识——以重大灾荒报道为研究对象

【作者】梁丽哲;

【摘要】媒体(尤其是报刊)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关注民生是提高新闻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在145年前,《申报》就在灾荒报道中表现出了可贵的民生关怀意识,成为近代化报刊中关注民生的先行者。那么什么是民生关怀呢?笔者认为,民生关怀为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上,从普通老百姓的需求出发,反映普通大众百姓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以平民视角,民本取向为根本,关注人民的生计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积极报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关键词】《申报》;灾荒民生意识;

《万国公报》与清朝光绪时期灾荒报道

【作者】刘胜男;

【摘要】<正>早在明朝时期,不少地方就出现了西方传教士的身影,清朝也不例外,这些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陌生的东方国度。来华传教士创办了多家报刊,作为近代的一种新式媒介,报纸随之成了西学东渐的重要载体。《万国公报》的创刊与停刊时间恰恰与清朝光绪时期相吻合,光绪帝在位期间,灾变频繁,灾情异常严重,《万国公报》理所当然地承担起灾害报道及呼吁灾荒救助的任务,正是在《万国公报》持续的、大力的宣传和不遗余力的灾荒救助中,西方的赈灾先进理念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救灾实践中,折射出耶儒互动的过程。

明代灾荒赈贷制度探析

【作者】杨乙丹;卢勇;

【摘要】向贫民发放救助性赈贷,是历代救荒的一项重要措施。明初通过广泛设置预备仓,重构了元末以来断裂的赈贷制度。但正统以后,预备仓逐渐破败,赈贷制度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一,不收利息的"秋成抵斗还官"逐渐过渡到"量取息米",甚至演变为高利贷;其二,乡村豪民取代贫困小农,成为赈贷的主要受益对象;其三,预备仓的赈贷功能明显下降,赈贷越来越多地依靠劝分、赃罚和捐纳等来苦苦支撑;其四,官方主导型的赈贷逐渐弱化,以义仓、社仓为支撑的民间赈贷逐渐凸显。这些变化再次印证了中国古代灾荒赈贷制度逃不脱的利息政策异化、放贷对象错位、国家责任转嫁等运行悖论和周期性兴衰循环。

【关键词】明代;赈贷制度;预备仓;结构演变;

二十世纪以来福建灾害史研究述评

【作者】龚俊文;

【关键词】二十世纪;福建;灾害史;史料;研究趋向;

从1942年河南赈灾看抗战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博弈

【作者】孔祥成;刘芳;

【摘要】在抗战相持阶段最艰苦的1942-1943年,河南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饥荒。河南省启动了勘灾和报灾机制,向中央请求赈济并减免军粮征实征购任务。中央政府始出于对地方报灾请赈的不信任和抗战全局的考量,对河南灾荒的介入较慢。围绕军粮减免,地方与中央以及各部委之间讨价还价、纵横捭阖,凸现了抗战与赈灾、征粮与拨款、中央调控与地方自筹、灾区与邻省以及党、政、军、民多维之间异趋共振的复杂利益格局。媒体尤其是外媒的干预,加速了中央赈灾体制的运作。国民政府最终采取了救灾和正面宣传交叉运用的两手策略化解了其统治合法性危机。究其原因,从赈灾社会化到政治化体现了近代国家统一和集权的进程。窥其利弊,大政府救灾体制的形成具有一体两面辩证的双重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