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平遥古城日升昌导游词_平谷车双林寺图片_平遥古城导游价格(3)

2017-02-19 23:0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晋祠是个需要细细品读的地方,琳琅满目的匾额和对联随处皆是。仔细看来可以分成三类,有歌颂晋祠是三晋之源的,如:“唐晋斯源”、“宗唐发韧”、“名播三晋”;有赞美晋祠风光的,如:“山环水绕无双地,神乐人欢第一区”、“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文章”;有叙述晋祠历史传说的,如“普惠桐封”、“灵源惠泽”、“沛泽共汾川,十里稻畦流碧玉;剪圭分参野,千年桐荫普黎甿”等等。基本上是应景之作,溢美之词。但也有些神奇之笔,比如傅青主题写的“难老”匾额(此匾为晋祠中现存最古老的匾额,清乾隆五十二年重立的作品,其余匾额都是清末以后的)。“难老”二字语出《诗经?鲁颂?泮水》中的“永锡难老”,意思是晋水长流与天地共存。亭子两旁立柱有一幅对联也很般配:“昼夜不舍,天地同流”,源于《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四字短联,本就难作,难得这幅对联既合着难老泉的意思,又有深湛的哲理。泉水难老,人生易老,如今这难老泉也已经干涸了,何况千百年来的英雄人物,更是风流云散!

饮水思源,凭吊晋祠,细细捡拾,颇多收获。去晋祠求签的人很多,说是灵验无匹,祈福祈寿,求子求财。我却觉得把自己的命运放在神佛手里并不放心,还是自己努力掌握来得更牢靠些。我到晋祠最大的收获是学一个“信”字,剪桐封弟的故事讲的就是信,水母娘娘的传说讲的也是信,而后世李唐王朝的发迹以及晋商的百年繁荣都离不开这个“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的一生应该始终学习为人处事治国理家的道德,而“信”正是道德的根本。历史沧桑,英雄尘土,唯有精神和道德永留人心,是人类瓜叶绵延、发展不绝的真正的源头。在晋水的源泉,思考立身的根本,实在是件有趣的事情。

在远去的路上,我时不时还看得见平静的汾河,不由得又想起这晋水的源头,这山水形胜的晋祠。

三、忠义千秋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解州(当地方言,“解”念“害”音)关帝庙一年两度赶庙会的日子(另一次是农历四月初八)。可惜我今年赶上的时节却没看上热闹,全怨这连绵不断的秋雨了。有失就有得,游人少了我便可以仔细地领略这全国最大关帝庙的风采。

解州关帝庙不愧为全国规格最高,占地最大,形制最全的武庙。整座庙宇森森然有种宫殿的气派,中轴对称,前殿后寝。大门分三进,为端门、雉门和午门,端门对面为四龙琉璃照壁,左右是钟楼鼓,门前是用三根铜柱交叉起来的铜挡众,意思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老百姓到此止步。整整衣冠,穿过端门,到了雉门。雉门很有趣,关起门来,在台阶上用木板一铺是个戏台,锣鼓家伙一敲,关公大戏就可以上演,对面的午门正好成了戏棚。前殿的主体是御书楼和崇宁殿。主殿被称为崇宁殿是因为关羽在宋朝被封为“崇宁真君”,到了明朝关羽加封为“关圣帝君”,大殿规格也上升为九开间大殿,环绕殿外共有26根盘龙石柱,可以和曲阜孔庙大成殿相媲美,完全是帝王的规格。崇宁殿内关羽也是帝王打扮,左右各立一个文臣,据导游说这两个大臣是显示关羽帝王气派的摆设,没有姓名来历。其实不然,据《陔余丛考》记载:“万历二十二年,因道士张通元之请,(关羽)进爵为帝,庙曰“英烈”,四十二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又封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子平为“竭忠王”,子兴为“显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公”。赐左丞相一员,为宋陆秀夫,右丞相一员,为张世杰。”。后寝由刀楼、印楼和春秋楼组成。刀是青龙偃月刀(最早的史书记载关羽使的是剑,后来变成了矛,直到元代才改成了大刀,《三国演义》中定名为青龙偃月刀),印是汉寿亭侯印。春秋楼是全庙最高的建筑,楼上有关公读春秋的塑像,还有象征着山西108个县的108个木隔扇。整个关帝庙还有许多附属建筑,如环绕四周的碑廊等,特别是庙内外的五座牌坊很有特色,当时记下了每个牌坊的题字,分别是:“气肃千秋”、“大义参天”、“精忠贯日”、“威震华夏”、“万代瞻仰”,连贯起来是对关羽的最高评价:生前“威震华夏”,身后“万代瞻仰”,从来“精忠贯日”,始终“大义参天”,永远“气肃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