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地震常识一、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的产生和类型地震(78)

2019-04-22 02:1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深重的国家。就地震这一灾种来说,我国为全球之最;就我国国内各种自然灾害而言,从人口死亡指数上看,地震又是群灾之首。因此,在现代地震灾害正以加速之势发展的大形势下,面对大自然的和历史的警告,处于地震灾害之首当其冲的我国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震害形势。

三、地震预报--强烈的社会需求,全球性的科学难题

严重的地震灾害及其加速发展的震灾形势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对防震减灾的强烈社会需求。而通过地震预报和在预报基础上的震灾防御是实现地震减灾的最基本途径。因此,地震预测是人类面临的最古老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

本世纪60年代初期,智利、美国和日本相继遭受巨大的地震灾害。紧接着,我国发生1966年河北邢台6.8级、7.2级大地震,死伤近5万人。重大的地震灾害激起了社会和公众对地震预报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6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因此,从6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一些地震频繁的国家相继开展有计划的地震预报研究,其中美国于1964年组织了一批有声望的地震科学家拟定了地震预报的研究规划,开展了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地震活断层调查、地震前兆观测和地震孕育理论等地震预报研究,并于8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名叫帕克菲尔德的地震区建立了地震预报实验场。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推行地震预报研究的第一个5年计划。1994年已进入第7个地震预报5年计划,其重点是地震预报实用化和确定地震预报方法、提高地震预报精度的观测研究,并加强地震预报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前苏联则从60年代初开始,在中亚远东地区建立一系列地震预报实验场,开展地震预报的现场研究和基础性的实验论研究。

30多年来,各国在地震活动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面,在地震和地壳构造关系的调查和地震前兆观测等方面都有许多重要的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科学认识,并在少数地震前,如1989年美国加州洛马普列塔7.1级、1993年日本长野5.1级等地震前的中短期阶段有一定的察觉。但从总体上看,30多年的科学进展与实现地震预报的科学目标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正如美国地震学会会长、地震预报评估委员会主席、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克拉伦斯.艾伦在评定地震预报进展情况时所说,地震预报的进展要比初期预料的缓慢得多,地震预报的科学难度要比原先预料的困难得多。

我国的地震预报,是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之后,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以邢台地震现场为发源地,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家们发现,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往往具有高潮和低潮交替的特性。1966年邢台地震揭开了20世纪我国第四个地震活动高潮。此高潮从1966年邢台地震开始,到1976年唐山7.8级和松潘7.2级地震结束,整整持续了10年。10年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了14次7级以上地震,其中12次发生在华北北部和西南的川滇地区。强烈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灾害,但同时也为地震预报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由政府直接组织,在广大地震区内,建立地震台站,发展监测系统,开展分析研究,进行预报实践。到90年代初,在我国大陆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地震观测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地震学、地磁、地电、重力、地壳形变、应力应变、地下水动态、水化学、地热、电磁波等学科的地震监测台网。其中包括400多个测震台站、20个区域遥测台网、1700多项地震前兆观测。此外还有流动重力、地磁和形变观测,测量总线路长度达15万KM。这个系统覆盖面之广,方法手段之多,建设规模之大,都是世界少有的。它不仅为地震科学研究乃至地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基础资料,而且为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