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时间和经过 老照片中的晚清政治家(5)
此外,这次拍照人员还包括另外两个总理衙门大臣毛昶熙和成林。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国人进入北京设立使馆。但外国使节见不到中国皇帝,只有总理衙门一个部门可以和洋鬼子打交道。总理衙门大臣也不单独接见外国人,一有公使来访,就集体出席,招待吃糕点,吵架却不解决问题。洋人也很无奈,说总理衙门是“总不理衙门”,说总理衙门大臣看上去是一帮老头子,其实都是老太婆。
成林、毛昶熙
null
所以我一直期待看看早期总理衙门大臣的形象。到底这些人是什么样的?我现在才知道成林是这样魁梧的身材。要感谢汤姆森,这次摄影,保存了晚清中枢政治家的视觉图像信息。因为没有这次摄影,文祥、宝鋆很可能就没有留下照片。迄今,我们也还没有看到过李鸿章的照片。
null
根据汤姆森的素材,有一张总理衙门大臣的版画,迄今为止我没有看到这张画作的原照,从某种程度上讲,我更倾向于这是一张创作。火烧圆明园时间和经过
梁时泰镜头里的军政要员
当时北洋海军从德国定制“定远”和“镇远”铁甲舰回国,醇王代表慈禧太后去检阅海军。京津之间没有火车,陆路要走三天,也很颠簸。结果醇王坐老式木船走水路,这本身带有一定的讽刺意义。梁时泰拍下了这张座船的照片。
下面讲一下中国著名的摄影师梁时泰。梁时泰是广东人,最早在天津开有照相馆。光绪初年,他为醇亲王奕譞和李鸿章拍了很多照片。1886年醇亲王巡阅北洋海军,梁时泰受邀专门作为职业摄影师去拍了照片。
下面是梁时泰为李鸿章拍的照片。照片上有题款,写的是光绪四年(1878年),但“岁在己卯暮春闰三月”则应该为光绪五年,即1879年。光绪五年才有闰三月。这是李鸿章比较早的一张照片,看上去还比较年轻。另一张照片着了色,可以看到李鸿章的补子地抠底,把底片背景的颜色都处理成灰版,把服装做淡以后涂色上去,着色技术也很不错,这种照片是一种出售的商品。
▼
null
下面是李鸿章的便服照,李鸿章将其作为礼物赠送给前来访问的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茶几、椅子及旁边的花和上面的照片是一样的,说明李鸿章在这里拍了正面和侧面不同的照片。梁时泰还为格兰特访华的中美相关人员拍了合影。
▼
null
梁时泰也为醇亲王拍了很多照片,醇亲王是非常爱拍照的人,在同治年间他就拍了照片,从下面照片画面上看,醇亲王还非常年轻。
▼
null
醇亲王和左宗棠的合影非常罕见。1881年,左宗棠在西北平定了回民起义,平定了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侵略,从大漠回到北京,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在军机处,他处处受到排挤,年底被放出去做两江总督。当左宗棠要走的消息发布时,所有大员们又都热络地为他送行。这张照片是醇亲王邀请左宗棠到家里告别,还写了一首诗,叫《十月初十日慈宁门外行礼后邀恪靖侯来邸以西法照并做漫题一律》。这个标题把拍照的日期讲清楚了。
我们前面讲到,翁同龢在1887年才第一次拍照,但这次(1881年)因为醇亲王与左宗棠拍合影,他也凑趣题诗,“山河大地尽倒影,余事貌遍贤豪人。”“山河大地尽倒影”这个词用得非常好,因为当时照相机后背毛玻璃上的形象是反过来的,证明拍照的时候,翁同龢也在现场。翁同龢因为帝师的缘故,与光绪的生父醇亲王政治上走得很近。
▼
null
1886年春,醇亲王奉命巡阅北洋海防,李鸿章特别邀请梁时泰和德国摄影师来兴克随行拍照,梁时泰拍了很多著名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李鸿章派了木船沿运河去北京通州迎接醇王。当时北洋海军从德国定制“定远”和“镇远”铁甲舰回国,醇王代表慈禧太后去检阅海军。京津之间没有火车,陆路要走三天,也很颠簸。结果醇王坐老式木船走水路,这本身带有一定的讽刺意义。梁时泰拍下了这张座船的照片。
让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