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火烧圆明园时间和经过 老照片中的晚清政治家(3)

2018-02-24 14: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老照片中的晚清政治家

null

当年英法联军攻破北京,火烧圆明园。10月24日,中英双方在礼部签署《北京条约》。条约签署后,英国谈判代表额尔金勋爵请比托给恭亲王拍摄一张照片。恭亲王没有看到过照相机是什么东西,额尔金让奕欣坐着不要动。这座像迫击炮的装置使得恭亲王“神情恐惧,面如死灰”。额尔金还要旁边的人不要走动。在场的中国人听到这句话也都被吓着了。那天光线不足,照片没有拍好。11月2日,额尔金在他强占的怡亲王府中会见恭亲王,坚持给恭王重拍照片。从画面上看,恭亲王神情忧郁,没有笑容。我们想想,圆明园刚被烧毁,北京在联军占领之下,他代表清政府跟英国人签了《北京条约》,心情怎么会晴朗呢?

汤姆森拍摄的中枢重臣

恭亲王第一次看到照相机感觉很可怕,似乎有门炮对着他,这一次他已经有了经验。“他中等身材,体态清瘦,说实话,他的相貌并没有像其他在场官员那样深深打动我,不过他的脑袋按照颅相学者的说法,可以称得上绝佳”

汤姆森是英国摄影师,也是一个很富有冒险精神的探险家和旅行家,1837年出生。中学毕业后,在一个生产光学仪器的工厂当学徒,并学习掌握了湿板摄影,1862年随哥哥去远东旅行,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视觉文献资料和风土人情记录。1867年,他在香港开了家照相馆。此后的五年中,汤姆森游遍中国,南起香港和广东,北至长城,既游历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深入了内陆地区。1870到1871年间,汤姆森访问福建。1871年4月,他前往台湾。此后,他沿长江而上,到达湖北和四川。汤姆森摄影取材范围非常广,从王公贵族到街头乞丐、从皇宫寺院到田间村舍,他用镜头记录了欧洲人从未见过中国文化与人民。

老照片中的晚清政治家

null

在我刚刚出版的新书《秋风宝剑孤臣泪》中,打头的文章,就是讲汤姆森。2009年,中国知道汤姆森的人还非常少,我从英国威康图书馆的网站看到汤姆森拍摄的照片,十分震惊,就在《南方周末》上写了介绍其拍摄总理衙门大臣的文章,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在中国早期摄影史上,汤姆森是位重要的摄影家。他经常孤身一人,带着五六个挑夫,背着摄影器材和暗房,在城乡拍摄。他曾写道,当时一些地方还从未见过白种人,而士大夫认为,在各种妖魔鬼怪中,“洋鬼子”居于首位。“洋鬼子”是扮成人形的恶魔,双眼有穿透力,能够看透天上地下的珍宝,因此无往不利。他所到之处,常被看成危险的巫师,而照相机则被看成为神秘的暗器,与他的天生魔眼相得益彰,似乎他能够洞穿岩石山峦,看透人的灵魂,制成可怕的图像,而被拍摄者会神魂出窍,不出几年一魂归西。

汤姆森还说,照相机一直伴随着他的旅行,成为他准确描述沿途一切有趣之物以及各民族人民的工具。如果当年马可波罗能用几张照片来说明他游历古老中国的经历,那么他的美丽传说就会更加动人。我想,这是汤姆森对摄影技术怎么用于文化交流和文献保存的高度概括。

汤姆森在中国拍了数百张照片,限于今天的主题,我不能更多地展开。这是两张现存李鸿章最早的照片,在很多书籍中也都使用过,但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年代拍摄,谁拍的。通过研究发现,这都是汤姆森给李拍的。

老照片中的晚清政治家

null

汤姆森曾写道:“李鸿章位居中国十八行省的督抚之首,或许可以算作对中国发展和命运最有影响的人,现在他是汉族最伟大的儿子,也是我遇见过的汉人中最优秀的楷模。他有六英尺高,举止稳健而高贵,相貌极为英俊,眼睛乌黑而有洞察力,嘴唇上有两撇深棕色的胡子,显示出坚定的信心。”

这段文字描写十分传神,假如我们不曾看过李鸿章的照片,理解还是概念性的。在19世纪之前,人们用文字描写,讲张飞如何、关羽如何,胡须如何飘动,眼睛怎么瞪着,给我们带来想象,但我们依然不知道张飞、关羽究竟长什么样。现在通过老照片看李鸿章,就有直观的了解,当看到李鸿章跟别人的合影,也可以感觉到李鸿章这个人确实较高,老照片使我们更直观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人物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