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中国为什么不要锡金_锡金王室_锡金王国 国歌(27)

2017-02-10 05: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中东石油经过印度洋,穿过龙目海峡,到达南中国海,最后无论到达中国,韩国或日本,都需要经过可能的动荡或局势混乱的区域。

一九九九年,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约占进口石油总量的46。2%,从亚太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约占总量的18。7%,从非洲的进口量占19。8%。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进口中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运送的石油数量约占进口总量的64%,而马六甲海峡一直是美国舰队控制的区域。[85]

最近,美国加大了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日本也借口助美反恐,突破宪法制约派遣自卫队舰艇游弋。印度不仅已经称霸印度洋,而且还欲把触角伸到太平洋,这些都是中国海上石油供给的隐患。[86]

世界大多数国家没有石油蕴藏,或者产量很有限,要依靠进口,而能够出口石油的国家非常有限。石油又不是可再生的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价格肯定会上升。而我国石油的储备几乎为零。万一石油进口中断,不出一个礼拜我国的经济和生活就会立即陷入严重混乱。

目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36%,即通过对外贸易所创造的价值已经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3强;因经济发展而产生的资源需求也越来越严重地依赖外部进口。[87]

中国能否顺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不仅仅取决于中国本身的意愿,更重要的是要看在现实的国际环境中有没有可能。中国要开放,最起码的条件是要能够保证自己的海上门户畅通,历经内忧外患的中国,面对广阔的太平洋,最低限度,也必须能够拒敌于千里之外。[88]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中国海外贸易在没有海权的情况下不是发展得挺好吗?但问题是这是没有保障的发展。如果有一天,美国像对待那样,随便给中国找一个莫须有的借口,对中国实行禁运,中国怎么办?现在中国经济1/3,甚至1/2的部分依赖海外市场拉动。一旦遭到禁运,这时已发展起来的巨大的生产力就会反过来成为毁坏我们国家的一种力量。强大的生产力一定要有它畅通的吐故纳新的渠道,吐出的是产品,因而它需要国际市场;吸纳的就是资源,因而它必须走向世界。没有这两条,在市场经济中已解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对国家反倒是很危险的事。

对一个走上市场经济的国家而言,当国家生产力在资本的推动下发展起来并使生产对资源有越来越大的需求的时候,发展,若没有滋养这种发展的资源支撑,就会变异为一种破坏自身的力量,国家经济从而国内社会就会发生危机,严重的还会发生带有性质的社会。这是任何已走上市场经济的国家不可免而今日中国正在试图避免的经历。

美国的发展是靠吃世界。它靠全世界的资源喂养它。而在中国,现在大家已经感觉到资源利用已达到极限。比如沙漠的蔓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都是资源的问题,而美国则放着自己国内的资源不开发,将它留作战略储备。事实上,国家经济发展的良性模式应是在生产力发展曲线向上升的同时,国内资源消耗的曲线向下降、形成一个剪刀差,差值越大,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越健康。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是与资源消耗成正比例上升,这更使中国经济与世界资源产生了不可断绝的联系,而获取世界资源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拥有强大的海权。[89]

中国的和经济繁荣越来越与海洋体系息息相关,我国四大外贸航线有三条需要南下。海峡的航行畅通对我国民经济均恒发展和外贸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海峡长约220海哩,平均宽度约90海哩,是我国沿海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也是西太平洋地区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日均通过的商船达百艘之多。

和南沙群岛是中国进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直接或最前沿的出口,若失去了与南沙,中国也就失去了对进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海线最低限度的控制力。[90]

在许多场合,人们往往把国家的"领土边界安全"及"边界",这两个概念混淆使用,往往把一国的安全边界的扩展混同于领土边界的扩张,因而称之为"威胁"。其实这是非常不对的。事实上,这是既有联系但又相互不同的两个概念。任何一个进入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有主权范围内的利益和主权范围外的利益即融入世界的利益及其安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