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陆游写的诗词爱国古诗词名句爱国古诗词名句爱国古诗词名句(3)

2018-02-02 08: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春望》是作者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见所写。他感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情抑郁时,看到花开而潸然落泪;内心惆怅时,思家念亲,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感时”、“恨别”都浓聚着诗人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国家破败,内乱不止,征伐不断,作者不可能不感伤时事;正是由于国家战乱不止,家人离居两地,所以作者才会有恨别之心。这两句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哀江头》是诗人从长安逃脱后,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所写。他先是吐声而哭,再忍不住问道:“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作者看到的景象是“江头宫殿锁千门”,宫殿的千门万户都被紧锁,哪里还有翠幕与翻飞的舞袖呢?真是人事全非啊。既然这里已经如此荒凉,没有游人来欣赏了,如果草木有情,得知国家沦陷,应该也不会绿了吧。可是草木无知,它们还是绿了,作者忍不住责问:“细柳新蒲为谁绿?”那嫩绿的柳条,新生的蒲苇,你们长得如此美丽,没有人前来欣赏,你们为何还要这么翠绿?既然国家都已经破亡了,人世不幸,自然界也应该不幸,可是那些草木却视而不见,当真是无情之至啊。

《春宿左省》写于长安被收复之后,作者从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遗。他一夜未眠,心中焦虑不已。“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两句,交代作者一夜未眠的原因:第二天早朝“我”要给皇帝上一道“封事”,所以心绪不宁,好几次讯问宵夜到了什么时辰。“夜如何”出自《诗经》:“夜如何其?夜未央。”就是说现在夜有多深了,是不是快亮了?作者不肯睡觉,一心盼着天亮,好去上这个“封事”。“数问”二字,更加重了诗人寝卧不安的程度。结尾二句由题后绕出,从宿省生发到次日早朝上封事。语句矫健有力,词意含蓄隽永,忠君爱国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登岳阳楼》是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的岳阳楼所作。诗人对洞庭湖是很向往的,如今终于得偿所愿,诗人却没有高兴愉悦,因为这时国家衰落,人民受尽了苦难,他高兴不起来。在如此苍茫壮阔的洞庭湖旁,他想到了自己的孤独处境,以及国家的动乱。他于是“凭轩涕泗流”。当时吐蕃入侵,战争不息,诗人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对于亲身经历过战争的诗人来说,那悲惨的情景如在眼前,所以他流泪,一为国家人民的担忧,一为自身不能奔赴沙场报国的无奈。这两句勾勒出两幅画面,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泪流满面的老人。一个是诗人心中的想象,一个是诗人现实实景,作者打破了空间的距离,将之融入到同一幅画面中,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他渴望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建功立业,兼济苍生。然而,奔波一生,他最终没有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他说“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一问一叹,表达报国无门的苦闷。面对“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的局面,杜甫胸中涌起了报国激情,他说,国家危难时,我拯救国家于生死存亡之际,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我只会奋不顾身,投入到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只可惜,作者空有报国热情,却无报国机会,只得感叹“寂寞壮心惊”!他还写了一首著名的《蜀相》。在诗的最后,他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就而病死军中的深深哀悼之情。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诗人心急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来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才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寄托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期盼与憧憬。唐代永贞革新首领王叔文以及宋代抗金民族英雄宗泽等人,在事业失败时都愤然诵此二语,说明了这两句道出了千古失意英雄的共同感慨,这也是它成为绝唱,经久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