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哈医大的地位_哈医大大庆专科多少分_有关哈医大血案的分析(7)

2017-01-23 14:0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南京的“医二代”越来越少

快报记者走访了南京3家大型医院和4家社区医院,为了保证代表性,特意挑选了综合医院、儿科医院、中医院等不同的类型。采访中发现,“医二代”确实越来越少。尤其是临床科室的医生,希望子女学医的只有三分之一都不到。

和西医相比,被视为讲究“传承”的中医,“医二代”似乎还要更少一些。在南京一家中医院,近一半的纯中医科室里,竟然都没有一个中医的孩子选择上中医药大学的。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医生的子女,学习好的要么学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类专业,学习差一点的也宁愿到一般的院校选择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

调查对象:某三级大医院普外科主治医生

医生这个行业,“性价比”太低了

刘望(化名)已经是“医二代”了,他父亲是苏北一所大医院的科室主任,按照父亲的想法,“医生虽然不是最好的职业,但至少算是个铁饭碗,总有人生病,在大城市,不愁没饭吃。”刘望现在就在南京一家三级大医院普外科担任主治医生,他进入医院已经6年了。

当初为了走父亲的路,他足足准备了11年。“5年的本科,3年的研究生,3年的博士,中途很多同学都转行不学了,即使坚持到最后,也有很多人转行,和我同期毕业的共有80名博士,有的当了医药代表,有的做起了保险,等于11年白学了。”

进入大医院后,并不是像他所想象得那样轻松,门诊永远是人挤人,手术永远做不完,总有个夜班在等着你。“门诊看多了,有时候太累了,就麻木了,不太想说话,结果遭到患者投诉,认为态度有问题。”刘望说,患者投诉也是对的,但是医生真的不是机器。

“一个星期最多休息一天,每周还有两次的大夜班,有的时候从白天8点,一直上到第二天下午3点才能离开医院。好不容易下班回家了,连句话都顾不上和家人说,就得接着赶晋升的论文、看各种各样的最新资料,还要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没有办法啊,如果要升职称,必须要有论文科研,医生是个一辈子都要学习的职业。”

问起医生的收入,他摇摇头笑着说:“我亲戚都认为我是高收入,但是,夫妻两个人几乎是月月光,至今还蜗居在出租房内。相比其他人,当然是好的,至少有饭吃,但是想想自己的付出和投入,就感觉医生这个行业‘性价比’太低了,现在有同学聚会,失落是难免的。我如果有了子女,不建议他走这条路,太辛苦了。”

调查对象:某大医院主任医师

没啥成就感,绝对不建议子女走这条路

“我绝对不建议我的子女从事医生这一行业。”已经是主任级别的王欣(化名),说起自己的从医经历,有一肚子话想说。“我走上医生的道路,一半是我自己挑的,一半也有家里的压力,父母就是医生,吃了一辈子安稳饭,认为医生还是不错的职业。我现在是主任,医学成就也得到一定的认可,但是精神上的成就感绝对不如父母那一辈。”患者进了医院,就是想让病早点好,但有的事情医生是无法解决的,当医生不可预知的事情太多了。“曾经有位患者追着我争吵,说我的手术没有做好,但是那个人的疾病已经是晚期了,已经是医学没有办法解决的了。”

王欣的女儿正在上小学,她说,自己是不会让小孩选择当医生的,除非孩子自己很想当。

调查对象:江苏省中医院肾科主任孙伟

中医讲究传承,要让女儿坚持下去

女儿能够,将来从事肾病方面的研究,是江苏省中医院肾科主任孙伟藏在心里的一个愿望。如今女儿已经顺利考取北京协和医院的博士,眼见着女儿未来能够继承父业,孙伟才敢把这个心愿吐露出来。

为什么一定要让女儿学医孙伟认为,“中医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有进步,我觉得做医生辛苦也是值得的,毕竟干的是救命的活,所以一直坚持让女儿学医。”

在孙伟眼里,中医就是一个需要“子承父业”的传承行业。但是,当初说服女儿学医也是费了一番功夫。孙伟说,“女儿在高中的时候选择的是文科,每天看着我早上7点出门,晚上7点才能回来,节假日也不能陪她,白班、大小夜班三班倒,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医院里。孩子渐渐对中医有些抵触,不愿意学,觉得太苦了。但我一直没有放弃说服她。就在高考之后,女儿半推半就地填报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也算是迈上了中医之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