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关系三要素_生产力的基本要素_生产关系的三要素(2)
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更替,这种分布格局,称为经向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地形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步减少。因此,在同一热量带,由于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分布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此外还有经纬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气候现象和植被分布。
地理位置,还包括临山、临海、临河、临路及临城市等等各种情况。
临山可能有矿藏,也可能成为风景名胜区;临海、临河、临路交通方便,与外界勾通多,见识广,思想开放;临城市可以受到城市的经济幅射。所有这些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自然环境,都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
地形地貌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比如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台地、盆地等等。地势高低起伏的分布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它可以阻滞冷空气和暖空气的流动,又可使气流的水份大大损耗,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山脉两侧气候的分界线。 例如中国的秦岭。地形分布会改变某地的气温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 例如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而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够分布到大陆内部,分布的面积广阔,就是与“西欧平原面积广,山脉呈东西走向、相间分布,从而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大陆内部”有关。
在同一纬度的地区,由于地形不同,使得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例如那曲冬季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的影响而温度特别低,而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京市则温度较高,说明地形类型的差异对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面对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山地的迎风坡使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容易成云致雨。而背风山坡因空气下沉时气温升高,降水就少;向阳的山坡比背阳的山坡气温高。
地质结构稳定,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而地质结构不稳定的国家或者地区容易产生地质灾害,当然对经济发展比较不利。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能被人类直接使用或生产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条件,包括有形资源(如土地、水、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资源(如空气、磁场、光、热和电等等)。自然资源具有如下5个特点:①有用性;②区域性,指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③整体性,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故必须强调综合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④多用性,大部分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⑤有限性,指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⑥变化性,随时代而变化,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扩展。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世界各地的气候特点主要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在那里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此不赘述。
人的智慧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自然环境中的绝大多数自然财富都是不能直接供人使用的。需要通过人的智慧去获取、认识、改造和利用。树上的果需要人去摘下来才能吃到嘴里;海里的鱼需要人去捞上来,才能被人食用;电和磁的存在需要人去对客观世界进行大量的研究才会被发现,还需要不断的改造,才能被人所利用。
但是在世界各地,由于各种因素使人的智慧存在巨大差异,也会造成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
社会制度当然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前边只是讲,与自然环境和人的智慧相比,社会制度只是次要因素,但是无论怎么次要,社会制度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去获取、认识、改造和利用客观世界已经存在的自然财富,都是一些艰苦的劳动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才能达到较好的劳动效果。而社会制度是否合理,必将对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科学先进合理的社会制度能够充分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而反科学的,落后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仅不能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反而损伤和打击人的劳动积极性,所以肯定不会促进经济发展,而是阻碍和破坏经济发展。反过来,如果硬要说经济发展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流血牺牲去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那?那你党为什么还要号召人民,不惜生命,流血牺牲去资本主义制度那?难道你党就是拿着工人阶级的生命当儿戏吗?
打垮了北洋舰队的侧翼超勇和扬威号两艘老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