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去中国化与自胜者强_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_自胜者强书法(7)

2016-11-25 18:4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鲁迅还领导了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1936年6月1日,鲁迅、冯雪峰等商定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6月15日,《夜莺》第四期刊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发表鲁迅等赞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文章。7月1日,鲁迅发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强调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一个总口号,“国防文学”是“随机应变的具体口号”。同日,鲁迅发表《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痛斥托洛茨基派反对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并表示:“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民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8月15日,鲁迅在《作家》上发表《答徐懋庸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主张作家应在“抗日”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在抗日战线上是任何抗日力量都欢迎的,同时在文学上也应当容许各人提出新的意见来讨论”,认为当时左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右翼的“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侧重点不同,可以在“抗日”的旗帜下并存。他主张抗日旗帜下面要保持各自的文学特色和思想意识,不希望一刀切,非此即彼。

1936年10月1日,距离逝世还有18天,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鲁迅,仍会同21人联合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主张“全国文学界同人应不分新旧派别,为抗日救国而联合。”在民族大义面前,鲁迅毫不犹豫站到了超越派别、团结御侮的高度,这对文化界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能够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积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有人在网上无数次发帖,反复宣扬鲁迅在日本对华侵略时,只有对国民的冷嘲热讽,没有对日本的侵华战争写过一篇文章,虽然有网友立即指出了《友邦惊诧论》,但是武器仍显单薄,虽然想“守住网络的上甘岭”(戴旭),仍然需要寻找更有力的武器。

尽管广大网友对历史有兴趣,但是,针对于这样专门的历史,特别是文学史,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确实很难立即梳理出清晰的证据,用以反驳谣言。鲁迅著作浩繁,非文学专业的人知道的鲁迅文章,基本上是从各阶段的语文课本上得来的,而语文课本上选取鲁迅文章的标准是从文学的角度进行选择,特别是最近几年,鲁迅文章的分量在语文课本中的比例越来越少,新一代的人对鲁迅文章的阅读,更多地需要从课外获取,所以我在这篇帖子里,对鲁迅在1932年到1936年间的活动进行回顾,梳理出鲁迅在文化界的抗日活动轨迹,反映他的抗日活动。

我们知道,鲁迅的弃医从文,就是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看到日俄战争中,中国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从而刺激他树立通过文学救国的理想,这在他的《呐喊》自序和散文《藤野先生》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他思想转变的脉络。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鲁迅,怎么可能面对日本的侵略而会置之度外呢?其实不然,鲁迅先生积极地投入了抗日救国的运动中。

除了积极支持左联的活动外,鲁迅与其他知名人士一起联合发表宣言,对日本的侵略和中国人的行为进行抗议。1932年二月四日,鲁迅等四十三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发告世界书》,抗议日本进攻上海。1932年二月七日,鲁迅等一百二十九名爱国人士联合发表《中国著作者为抗议日军进攻上海民众宣言》。

鲁迅积极推介年轻作家的抗日作品,先后为萧红、萧军、葛琴等的作品作序。1935年八月和十二月,鲁迅为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小说《生死场》作序,《八月的乡村》所描写的是,在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游击队——中华人民革命军第九支队,在转移过程中通过与敌伪军队、汉奸地主武装进行激烈战斗,以及自己队伍内部的各种思想矛盾与斗争的描写,表现了东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誓死保卫家乡、争取民族解放自由的思想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生死场》的发表,符合时代的要求,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萧红在作品中大胆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抒发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葛琴的《总退却》短篇小说集出版时,鲁迅曾为之作序,盛赞小说是“这一时代的出产品”,《总退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军民在“一二八”事变中抗战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