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史学理论与方法》.pdf(3)

2019-06-28 07:1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因为史学理论作为历史科学 的一个分支,自建国以来,始终未能 自成体系。对史学理论有兴 趣 的史学家们 ,经过百家争鸣,认真探讨 ,共 同努力,有关史学理 论的范畴,就会更加明确 。黄元起、李振宏则认为:史学理论的 基本 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一、对历史科学这种观念形态 的理论分析 。如历史科学体 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史学的起源及其发 展规律;历史科学 内部的学科分类;历史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 关系;历史科学的功用;历史科学的特征和任务。二、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史学研究的经验总结。如:历史 主义问题;阶级分析问题;历史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历史的比第 16 页 较 问题;史论关系 问题;史料运用 问题;历史人物评介 问题;民族 关系民族战争的评介 问题等。三、关于史料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他们同样认为,史学理论 是 以一切史学现象作为 自己的研究对象。就是说,它不是 以客 观历史本身,而是 以历史科学这 门观念形态 的学科作为 自己的 研究对象。但它又不是对历史科学进行史的过程性的研究和描 述,而是对历史科学这种观念形态进行理论的透视,对历史科学 研究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理论 的概括 ,以抽象出指导历史科学研 究,保障历史科学健康发展的一般原则。

赵吉惠则认为 :适当分析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的区别虽然 也无不可,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其区别就难免发生片面性的失误, 就可能走上脱离历史客观过程 ,空洞议论抽象史学理论之途 。 史学理论包括许多不同的层次,既包括史学本身的理论与方法, 又包括研究客观历史过程所概括 出来 的理论方法 ,这两个不 同 的层次都应当是史学理论 的研究对象。并强调指 出:所谓史学 理论,既应包括历史过程的理论,也应包括历史学本身的理论, 那种不把历史过程的理论 (如历史分期,历史人物评介,历史的 辩证运动等理论 )看成是史学理论研究对象的观点是不符合史 学活动实践的。并 以此为根据 ,把史学理论划分为如下三个层 次(见 下 页 )。并指 出,这三个层次无论从理论形成 的历史过程还是 内在 的逻辑发展 ,都有一个 由低 向高的发展过程 ,都可 以分别地把 各种史学理论包括进去 。其 中,历史哲学既是史学理论 的最高 形态 ,又是考察整个史学理论 的指导思想和最根本 的方法论 , 而历史哲学的核心部分是历史观 。据此 ,历史观也应当是全部 史学理论 的核心。第 17 页历史哲学: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 (包括历史编纂方法与理 论 )。

历史学本史学的价值与功能,史学的研身的理论: 究对象 ,史学的学科特点,史史学学的层次结构 ,史学的发展与理论变 革 等 。的层历史过程历史发展 的客观规律 ,历史发次结的理论 :发展的辩证过程 ,历史分期的构理论 ,历史人物 的评价理论 ,历史动力理论 ,史评理论 ,关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理论 ,资本主义萌芽理论 ,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理论等 。蒋大椿、陈启能先生在 《史学理论大辞典》前言中谈及对史 学理论范畴的理解时指 出: 目前 国内史学理论界流行 的一种看 法是,将史学领域 的理论研究划分为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两个 部分,前者指对人类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考察及其成果,后者指 对认识和反映人类客观历史过程 的历史学 自身 问题 的理论探索 及其成果 。如果本书完全采纳上述对于史学理论涵义 的理解 , 那么将只能包括历史学 自身 问题 的理论条 目,而将有关人类客 观发展过程 的理论 内容完全排除在外 。这样 的认识和处理,我 们认为有欠妥善。首先,在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辞书中,读者完 全导读不到有关人类客观历史过程 的理论和条 目,显然会感到 相当大遗憾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上述关于历史理论和史学理 论的划分是狭义 的,并且还 只是一家之言 。

为着史学领域理论第 18 页 研究工作的方便,作出上述狭义的划分,也还是需要的。但当我 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便会发现,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内 涵,在许多方面是交叉、重叠,甚至是相互包容的。从历史理论 的角度来看,它是对人类客观历史过程 的理论考察及其成果。 人类发展 的客观历史过程包括了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 基础到政治思想上层建筑各个部分的发展。历史学是思想上层 建筑的构成部分之一。历史包括了历史学。因此,广义的历史 理论显然包括了以历史学 自身作为理论考察对象的史学理论。 再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看 ,它是对历史学 自身问题的理论探索及 其成果。在历史学 自身所包括的诸多问题 中,最重要 的一项便 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当然就是人类 自古迄 今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 ,史学理论 自应对 自己的研究对象作出 基本而简括的理论说明。因此,广义的史学理论便包括了对人 类客观历史过程作理论考察的历史理论 ,至少是包括 了历史理 论中许多重要而基本的内容。由上简述可 以看出,广义的历史 理论和广义上的史学理论在 内涵上存在着相互的重叠和交融。 “史学理论大辞典”的定名,就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史学理论 的,即它包括了以历史学 自身作为理论考察对象的狭义史学理 论的内容,也包括了对史学研究对象人类客观历史发展作 理论考察 的部分 内容,亦即包括了历史理论的部分 内容。

这个 “部分”主要是指从客观的角度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所作的理论 考察及其成果。综上所述,在我国史学研究领域里,史学理论虽一再被重视 和提倡,但史学理论作为历史科学的分支学科,却始终未能自成 体系,有关史学理论的发展,在我国史学理论界,至今仍存在着 分歧。人们一般认为: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是历史理论,指导史 学研 究的理论是史学理论 。两者之 间即存在着一种既互相 区第 19 页 别 ,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前提 的辩证关系 。当前,史学理论在我 国史学领域 中还是一个 比较薄弱的环 节 。如何尽快地加强史学理论 自身的建设,是摆在我 国史学理 论界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同时也是我 国史学理论工作者面临 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要我们史学理论工作者认真学习,全面领 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史学理论研究中坚持 以马克思主 义唯物史观作指导,批判地继承我国史学理论的优 良传统;并且 借鉴和吸收国外史学理论的优秀成果,开展学术争鸣活动,博采 众长,推陈出新,就一定能够尽快地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 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第 20 页 第二章在探讨史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时, 自然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这一根本原理 。

1从理论来说虫洞历史_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pdf_历史记忆理论

我们都知道 ,正是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 经典作家把辩证唯物史观应用到历史学的研究中来 ,才使历史 学的研究出现 了一个重大的变革 ,也才使历史成为一 门真正的 科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一切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 ,当然 也是史学理论的理论基础。列宁曾经指出: “以往一切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 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发现 社会关系体系发展 的客观规律性 ,没有看 出物质生产发展 的程 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马克思以前的 ‘社会学’和历史学,至多 是搜集了片面的未加分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面。” 列宁选集》,第卷 ,页)这说明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 学,尽管史学家们在历史学的研究方面,提出过不少真知灼见,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毕竟是片面的、局部的成果。只有 人们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自觉地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后 ,史学 的研究才产生 了质 的飞跃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的原理来 研究历史,人们便不难发现,历史并不是杂乱无章、支离破碎的 综合体,而是按照着 自己的客观规律 向前发展的。很明显,自从第 21 页 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研究之后,历史研究的对象、 目的、 方法等等便必然要受其制约,史学理论更不能例外。

因此,笔者 认为,每一个学科的理论,都有一个主导理论,而历史唯物主义 则是史学理论最重要、最核心 的一个部分 。如果把历史唯物主 义排除在史学理论之外,今天 的历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 以前的 历史理论便很难分别清楚。因此 ,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 理论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历史观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运动 的根本观点。它制约 着人们对于社会历史各方面 的观察和判断,决定了历史研究的 根本方 向,是史学理论的灵魂。自古以来,人们在探索历史奥秘 的过程 中,曾经提出过程各种各样的历史观 。但归根结底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pdf,不外 乎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两大类 。关于唯心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 以前,由于历史条件 的 局限,没有一种历史观能超 出唯心主义的范畴。尽管中外历史 上都 曾出现过一些唯物主义哲学家 ,但他们大多只是在解释 自 然现象时是唯物主义的,一旦涉及社会历史现象,便不可避免地 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 。在历史观所涉及的基本 问题上,中外史学家的观点,就总体 而论,一直是唯心史观 占统治地位,其中虽有个别史学家 曾提出 过一些具有唯物史观萌芽的观 点,但始终也未能冲破唯心史观 的藩篱 。第一,至于历史运动问题。

或问孔子论商之叁仁孟子论夷恵尹之叁圣学者宜何师杨子曰师叁仁者一之后师叁圣者二之前。 格物致知 损者三友 鼓盆而歌 天降大任 豪杰之士 外化而内不化 浩然正气 忘适之适 和光同尘 有才华别太亮眼 委婉沟通 化解自我执著 五种不孝 化解自我执着 悟道的方法 画蛇添足 相对的价值 桓公读书 小国寡民 祸福相生 孝的重要 艰难人生路 孝顺出于人性 见牛未见羊 孝与守礼 交友之道 效法尧舜 教育子女 心存敬畏 结交良友 心之四端 谨慎面对的事 欣赏曾点之志 敬爱父母 信义兼顾 孔子的人文关怀 行仁与人生目的 孔子交友之道 行仁与为善 孔子是圣之时者 修养的后三境:大圣神 孔子想移民 修养的前三境 孔子一生的自我描述 喧宾夺主 孔子有八种食物不吃 学生不争气 老师帮不上忙 荀子的理性态度 老子的第一宝:慈 一暴十寒 老子的第二宝:俭 一言丧邦 老子的第三宝:后 一言兴邦 老子的锐利见解 一以贯之 老子第一章 以德报怨 立志求道 以德论交 立志求学 易经的忧患意识 立志行仁 益者三友 领袖作风 勇于自省 每下愈况 幽默的心情 孟子的人和观念 有为者亦若是 孟子之乐 鱼快乐吗 名正言顺 与古人为友 莫测高深 与民共享 黏蝉老人 欲望与烦恼 庖丁解牛 缘木求鱼 求其放心 灾难带来的启示 人禽之辨 真诚为上 人生当自知 真诚相待 儒家的无为而治 重视教育 若烹小鲜 庄子的通达智慧 庄子谈孝道 自我的内省 自以为美 自足于道 做人处事科技与考古埃及,萨瓜拉的宝藏 生命之初(一) 发明的故事(一) 生命之初(二) 发明的故事(二) 生命之初(三) 发明的故事(三) 在聋人的土地上 发明的故事(四) 智人(一) 发明的故事(五) 智人(二) 发明的故事(六) 智人(三) 发明的故事(七) 突变(一) 发明的故事(八) 突变(二) 人体内部的探险 突变(三)社会法国特种部队 火的证据 家庭:马库瓦家庭。论述夏朝的赋纳制度,《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意在夏人的“贡”、殷人的“助”和周人的“彻”制度实际都是在缴纳民户年产总和的十分之一,而且夏商周三代的田赋制度一脉相承,顾炎武更据此认为“古来田赋之制,实始于禹”。

”第二,关于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问题。李大钊在 《史观》一 文 中明确指 出:“古昔 的历史观 ,大抵宗于神道 ,归于 天命 ,而 带 有宗教的气味。当时的哲人,都认为人类的命运实为神所命令。 国家的治乱兴衰,人生的吉祥祸福,一遵神定的法则而行,天命 而外,无所谓 的历史法则 。”翻开 中国二十 四史,几乎无处不是有 关“天命观 ”、“神意观 ”的记载 。早在 《尚书》中,当解释周代替殷 时,就说是 由于皇天上帝把它的大儿子换一下 “改厥元子”的缘 故 。商汤伐夏桀 ,曾以“天命 ”号召:“有夏 多罪 ,天命殛之 。”(《尚 书 汤誓武王伐 纣 时亦 以“天命 ”为理 由:“今 予发 ,惟恭行 天之 罚。”(《尚书 牧誓当然,殷纣也不甘退出历史舞台,同样打起了 “天命 ”的旗号,声称:“我生不 由命在天 ?”(《尚书 西伯戡黎号称 西方“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在他所著的 《希腊波斯战争史》中, 亦时有 “天命”史观之记载,当他写到波斯的薜西斯出征希腊时,第 23 页 就是遵循 “神的意志”而行事。他在 《历史》第六卷中也曾说过, 如果一个域邦要遭遇大的灾难时,上帝总是会给它打招呼的。